[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物和钢渣协同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2541.6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孟臣;张耀辉;饶磊;刘自民;李帮平;桂满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5/06 | 分类号: | C04B5/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副产物 钢渣 协同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物和钢渣协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烟气脱硫副产物和钢渣分别烘干;2)将脱硫副产物和钢渣放入磨机进行粉磨,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Ca系脱硫副产物特性,与钢渣处理目前面临的不能大规模工程化应用问题相结合,不仅能够降低钢渣粉磨时间,而且能够提高粉磨成的钢渣粉强度,达到两种固废大宗量、高附加值利用的目的。达到固废的有效化利用,使两种不易处理的固废能够物尽其用,相互协作,变废为宝。本发明能够使钢渣大规模生产和工程应用,解决大量钢渣和烟气脱硫副产物堆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物和钢渣协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钢渣占粗钢产量的10%~15%,2017年我国粗钢产量8.3亿吨,钢渣产量约1亿吨,而我国钢渣综合利用率约30%。大量钢渣逐年堆放,造成环境污染。目前钢渣大宗量、高附加值利用的有效途径是生产钢渣粉,应用于建材、建筑、混凝土、道路等。利用钢渣生产钢渣粉目前存在着生产过程中难以粉磨电耗高、生产出的钢渣粉早期强度低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其大规模生产和工程应用。
目前大型电力、冶金企业建成投入运行的脱硫设施基本上采用的是Ca系的湿法、干法、半干法脱硫技术,产生的脱硫副产物主要化学成分是CaSO4、CaSO3、CaCO3及CaO,没有好的处置方式,以堆放和填埋为主,既占用工业用地而且处理不妥将会对水源、土壤及大气造成二次污染。
公开号CN 104415963A的发明专利申请《酸渣和脱硫灰联合处置方法》发明了一种润滑油再生行业废酸渣和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灰联合处置的方法。此方法通过对脱硫灰制浆、曝气、破乳、中和进行分离,油相作为,进行相分离,油相作为燃料利用,水相返回脱硫灰制浆。公开号CN 106007518B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脱硫灰的处置装置和处理方法》发明了把半干法烟气脱硫灰混入矿渣粉进行利用的方法,为半干法烟气脱硫灰找到一个大量利用的出路。公开号CN106698979A发明专利申请《烧结脱硫灰处理系统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在矿渣形成的过程中加入半干法烧结脱硫灰一起经水淬处理,形成高炉水渣的处理系统和方法。公开号CN 102503220B发明专利申请《复合钢渣助磨剂》,以硅粉、石英砂粉、粉煤灰中的一种为载体;以三乙醇胺、丙三醇、二甘醇或辛醇中的至少一种为表面活性剂;以纤维素,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糖蜜或糖钙中的至少一种为助磨剂;以磷酸盐、多聚磷酸盐或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为调整剂。
现有对烟气脱硫副产物大规模应用处理技术主要用于矿渣或矿渣粉生产中。如武钢申报的专利公开号CN106007516B《一种烧结烟气干法脱硫灰处理方法》,向矿渣内加入不超过质量分数4%的烧结烟气干法脱硫灰一起粉磨获得脱硫渣矿渣粉。沙钢申报的专利公开号CN106698979A《烧结脱硫灰处理系统和方法》,向渣沟内高炉高温液态渣铁混合物中加入烧结脱硫灰。直接掺入矿渣粉会造成矿渣微粉的活性指数和氯离子含量两项指标不利,在矿渣形成过程中加入会造成脱硫形成的不稳定态CaSO3分解出酸洗气体SO2,污染环境。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物和钢渣协同处理方法,解决目前烟气脱硫副产物堆存、钢渣大规模生产钢渣粉难粉磨和应用强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物和钢渣协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烟气脱硫副产物和钢渣分别烘干;
2)将脱硫副产物和钢渣放入磨机进行粉磨,即可。
步骤1)中所述烟气脱硫副产物为使用Ca系脱硫剂脱除烟气中SO2产生的副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