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用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9130.1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成彬;高秀才;王斌;辛舟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G01N1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用印 糊料 cmc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染用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S1,先用纯水对印花糊料溶液打浆;S2,用酶解法对S1获得的打浆溶液进行酶解;S3,采用倒推法或指数函数的方法计算印花糊料中cmc的含量;所述印花糊料包括增稠剂和添加剂,其中,增稠剂由cmc和海藻酸钠组成,添加剂由元明粉、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该印染用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为印染糊料组分含量提供优化基础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染用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印花糊料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的印花糊料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由于织物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织染效果,甚至会产生织染缺陷,导致印花糊料不能使用而造成印花糊料浪费的缺点,而多厂家购买又会造成织染成本高的缺点,不利于织染的顺利进行。
印花糊料的组分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增稠剂和添加剂,其中,增稠剂以海藻酸钠和cmc最为常用,是影响织染效果的关键因素;在配方成分分析方面,当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拼混在一起时,单独测其中cmc含量一直是同行业中配方分析的难题,由于在分子量方面海藻酸钠和cmc相差不大,并且结构性质非常接近,所以一直难以确认其中的成分含量;为方便对印染糊料中未知重量的组分进行分析,以对印染糊料中各组分的含量进行优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印染糊料中cmc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从而可以确定各组分含量优化的基础,缩短优化时间,提高优化成功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染用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具体为一种通过测定印花糊料中海藻酸钠和添加剂的含量,以确定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该印染用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为印染糊料组分含量提供优化基础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印染用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S1,先用纯水对印花糊料溶液打浆,打浆过程如下:
称取印花糊料溶液置于打搅拌器内,记录重量为m1,设定搅拌器的转速为500-700r/min,搅拌时间为1-2h,取下,静置至无气泡溢出,获得打浆溶液,测量打浆溶液在20℃时的粘度,记录为δ1;其中,印花糊料溶液的浓度为c,c为1-20%(g/g),其中的“%”,指溶液100g中,含有的1-20g的印花糊料;
S2,用酶解法对S1获得的打浆溶液进行酶解,酶解过程如下:
向S1获得的打浆溶液中加入纤维素复合酶,然后人工搅拌8-12min,静置半小时,获得酶解液,测量酶解液在20℃时的粘度,记录为δ2;其中,打浆溶液中的印花糊料与纤维素复合酶的质量比为1000:3,纤维素复合酶的添加,可将打浆溶液中的cmc酶解为单糖,降低溶液的粘度;
S3,采用倒推法或指数函数的方法计算印花糊料中cmc的含量;
本申请中的“含量”均指百分含量;
所述印花糊料包括增稠剂和添加剂,其中,增稠剂由cmc和海藻酸钠组成。
优选的,在上述印染用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中,所述添加剂由元明粉、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在上述印染用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的S2步骤中,所述纤维素复合酶包括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酶解的作用就是将纤维素多糖分解成单糖降低酶解液的粘度,便于对海藻酸、添加剂的含量进行操作。
在上述印染用印花糊料中cmc含量的检测方法的S1步骤中,所述搅拌器的转速为600r/min,搅拌时间为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9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