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配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8562.0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7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王学军;张美娟;张凯丽;李沐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N59/14;A01P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孙维傲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硼酸 复配 制备方法和应用 生物杀虫剂 杀虫剂 化学杀虫剂 害虫防治 相加作用 增效作用 绿僵菌 孢子 起效 害虫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配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杀虫剂以绿僵菌孢子与硼酸为活性成分,其中,硼酸的质量百分含量≤2%。该杀虫剂在害虫防治害虫时不仅可以实现相加作用,还可以实现增效作用,并且复配之后起效时间大大缩短且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杀害效果,且硼酸的使用量大大低于市面上普通的化学杀虫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配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金龟子绿僵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绿僵菌属,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真菌,可寄生于多种昆虫体内。其具有分布范围大,寄生广谱等特点,对人、畜和作物无毒害,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虫生真菌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200多种昆虫能被这种真菌感染致死。绿僵菌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并且具有不同于现有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于昆虫血淋巴免疫系统,使之丧失免疫防御功能。绿僵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虫草素等多种毒素,这些毒性产物其中一方面的作用就是扰乱昆虫肠道菌群稳态,使昆虫抵抗力降低;且能分泌表皮降解酶等物质破坏昆虫体壁。绿僵菌感染后的死亡虫体有大量菌丝分布。全球对绿僵菌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79年,Metchnikoff首次利用绿僵菌防治金龟子幼虫并且取得成功,但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其大田实际防效不稳定,极大地制约了其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硼酸是传统的无机杀虫剂,可对抗多种农业和室内重要害虫。硼酸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影响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硫酮S-转移酶(GSTs)的活性,即能够诱导谷胱甘肽-硫酮S-转移酶并降低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并伴随着出现中毒症状;硼酸还能改变虫体中肠结构,而且使虫体失水干燥,导致虫体死亡。
目前对德国小蠊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大量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不仅对生态环境具有长期的破坏作用,而且使德国小蠊产生了广泛的抗药性。而纯粹的生物防治有着起效慢、周期长的缺点,因此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害虫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特定浓度的绿僵菌孢子与硼酸复配在害虫(如蟑螂、蝗虫等)的防治中不仅可以实现相加作用,还可以实现增效作用,并且复配之后起效时间大大缩短且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杀害效果,且硼酸的使用量(≤2%)大大低于市面上普通的化学杀虫剂(如美国专利US10010082B中所述的,其硼酸含量为8.5-11.5%)。
本发明所述的增效作用通过采用Mansour法,即共毒因子法进行分析确定。当共毒因子数值超过+20为增效作用,低于-20为拮抗作用,在+20~-20之间为相加作用,其中,共毒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虫组合物,其以绿僵菌孢子与硼酸为活性成分或由绿僵菌孢子、水和硼酸组成,其中,硼酸的质量百分含量≤2%。
本发明所述的质量百分含量或质量百分比或质量百分比浓度或质量浓度或wt%均表示相同意义,以及本发明下文所述的硼酸含量或硼酸浓度均表示硼酸的质量百分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8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