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2576.1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张震平;杨超;吕占伟;夏明献;张振博;马兵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伟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02;E01C1/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通 后段 交叉路口车辆 交通应急 升降机构 疏通装置 装置本体 缓冲带 升降式 多层 多层立体机构 红绿灯路口 路口红绿灯 折叠式机构 安全快速 车辆通过 合页机构 红绿灯 两段 拥堵 升降 机动车 分流 高峰 交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包括多层立体机构的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疏通带、第二疏通带和第三疏通带;第二倾斜缓冲带为前后两段折叠式机构,后段与前段通过合页机构连接,后段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第二倾斜缓冲带后段的升降。本发明结构合理,疏通交通方便,使用快捷,安全快速,不耽误车辆通过,根据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流通过,大大减少等待红绿灯时间,提高交叉路口车辆通过效率,解决现有路口红绿灯过红绿灯路口花费大量的时间,上下班高峰极易产生拥堵,交叉路口车辆通过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道路疏通分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小汽车当做出行工具,买车人越来越多,车辆出行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主要干道上下班时间,堵车长度往往有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更有堵到下一个红绿灯处,过一个红绿灯路口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来说,交通拥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出现交通拥堵时,一般的解决的方法是让交警在主要干道执勤疏通交通,但是这样以来,不仅严重浪费警力,而且仍然出现拥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有些人想到通过车流量改变传统的红绿灯时间,即先让主干道的车流多的优先长时间通过,再让副干道的车流少的随后通过,如此以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主干道车流拥堵的问题,但是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耽误副干道司机的通过时间,这样属于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也有悖于设计的初衷。一些城市会在城市郊区设置环城高速通道,虽然能解决车辆出城问题,但是城市内部交通主干道仍然存在拥堵现象。
如何设计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疏通交通方便,使用快捷,安全快速,不耽误车辆通过,根据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道通过,大大减少等待红绿灯时间,提高交叉路口车辆通过效率,减少拥堵的交通应急疏通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路口红绿灯通过时间固定,过一个红绿灯路口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上下班高峰极易产生拥堵,疏通交通浪费警力和社会资源,交叉路口车辆通过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来实现结构合理,设计巧妙,疏通交通方便,使用快捷,安全快速,不耽误车辆通过,根据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流通过,大大减少等待红绿灯时间,提高交叉路口车辆通过效率,减少拥堵的目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包括设置在路口的呈多层立体机构的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疏通带、第二疏通带和第三疏通带,第一疏通带、第二疏通带和第三疏通带的中心处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支撑主轴,第一疏通带、第二疏通带、第三疏通带和支撑主轴的剖面构成串字形结构;所述第一疏通带为十字形疏通带,第一疏通带连接两条交叉道路;第二疏通带为方形疏通带,第二疏通带通过第一倾斜缓冲带连接两条交叉道路;第三疏通带为圆形疏通带,第三疏通带通过第二倾斜缓冲带连接两条交叉道路;所述第二倾斜缓冲带为前后两段折叠式机构,后段与前段通过合页机构连接,前段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后段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基座、升降弹簧和支撑点,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第二倾斜缓冲带后段的升降。
所述的支撑主轴顶端为锥体形,支撑主轴的顶端与第三疏通带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拉钢索、第二斜拉钢索和多个斜拉定位柱,斜拉定位柱均匀设置在第三疏通带的边缘,第一斜拉钢索的末端固定在斜拉定位柱上,通过第一斜拉钢索、第二斜拉钢索和斜拉定位柱共同牵拉,以将第三疏通带固定。
所述的第三疏通带的边缘处设置有交通灯,以使车辆根据交通灯的信号选择可以通行的第一疏通带或第三疏通带。
所述的第三疏通带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一疏通带的减震弹簧,以减轻汽车通过第三疏通带时对路面的压力。
所述的升降机构前端设置有挡车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伟,未经张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