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2576.1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张震平;杨超;吕占伟;夏明献;张振博;马兵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伟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02;E01C1/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通 后段 交叉路口车辆 交通应急 升降机构 疏通装置 装置本体 缓冲带 升降式 多层 多层立体机构 红绿灯路口 路口红绿灯 折叠式机构 安全快速 车辆通过 合页机构 红绿灯 两段 拥堵 升降 机动车 分流 高峰 交通 | ||
1.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口的呈多层立体机构的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疏通带(1)、第二疏通带(2)和第三疏通带(3),第一疏通带(1)、第二疏通带(2)和第三疏通带(3)的中心处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支撑主轴(4),第一疏通带(1)、第二疏通带(2)、第三疏通带(3)和支撑主轴(4)的剖面构成串字形结构;所述第一疏通带(1)为十字形疏通带,第一疏通带(1)连接两条交叉道路;第二疏通带(2)为方形疏通带,第二疏通带(2)通过第一倾斜缓冲带(5)连接两条交叉道路;第三疏通带(3)为圆形疏通带,第三疏通带(3)通过第二倾斜缓冲带(6)连接两条交叉道路;所述第二倾斜缓冲带(6)为前后两段折叠式机构,后段与前段通过合页机构连接,前段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后段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升降机构(9),升降机构(9)包括固定基座(901)、升降弹簧(902)和支撑点(903),通过升降机构(9)控制第二倾斜缓冲带(6)后段的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主轴(4)顶端为锥体形,支撑主轴(4)的顶端与第三疏通带(3)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拉钢索(401)、第二斜拉钢索(402)和多个斜拉定位柱(403),斜拉定位柱(403)均匀设置在第三疏通带(3)的边缘,第一斜拉钢索(401)的末端固定在斜拉定位柱(403)上,通过第一斜拉钢索(401)、第二斜拉钢索(402)和斜拉定位柱(403)共同牵拉,以将第三疏通带(3)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疏通带(3)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交通灯(7),以使车辆根据交通灯(7)的信号选择可以通行的第一疏通带(1)或第三疏通带(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疏通带(3)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一疏通带(1)的减震弹簧(11),以减轻汽车通过第三疏通带(3)时对路面的压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9)前端设置有挡车杆(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9)的动力源为电力、液压或气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倾斜缓冲带(6)的两侧设置有立柱(10),立柱(10)顶端通过斜拉钢索与第二倾斜缓冲带(6)后半段边缘连接,通过斜拉钢索将升起后的第二倾斜缓冲带(6)牵拉,以保持稳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疏通带(2)的高度为3-4米,第三疏通带(3)的高度为6-7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多层交通应急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倾斜缓冲带(5)的倾斜角度为10-25度,第二倾斜缓冲带(6)的倾斜角度为10-2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伟,未经张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5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