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泥无害化处理装置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1700.2 | 申请日: | 201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4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张帝;赵奇;刘丽红;王松;戴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B09C1/1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泥 生物堆 无害化处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农作物秸秆 抽提系统 曝气系统 抽提管 曝气管 小孔 农作物废弃秸秆 活性炭 二次污染 固定形状 技术工艺 生物生长 石油烃类 水泥防渗 营养物质 空压机 孔隙度 真空泵 纵切面 堆砌 堆体 吸附 掺杂 废弃 铺设 修复 土壤 | ||
一种油泥无害化处理装置以及方法。包括生物堆体、曝气系统、抽提系统和尾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管和空压机,所述曝气管上开有均匀分布的小孔;所述抽提系统包括抽提管和真空泵所述抽提管上开有均匀分布的小孔;所述生物堆体由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与待处理的油泥混合后堆砌成纵切面为梯形的具有固定形状的堆体而成,在所述生物堆体的下方铺设水泥防渗层;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内含活性炭,用于吸附石油烃类气体。本发明所提供的修复技术工艺简单、周期短且所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可以将农作物废弃秸秆粉碎掺杂到油泥中,不仅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废弃利用问题,而且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为生物生长提供了所需的营养物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油泥无害化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油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油开采,储存,集输,加工,以及原油采出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这部分污泥含有石油,被称为油泥。主要分为:落地油泥,清罐油泥,浮选浮渣等。目前成熟的油泥处理技术分为以固化处理技术、溶剂萃取处理技术为主的物理法和以焚烧处理技术、热裂解处理技术、热水洗涤处理技术为主的化学法。其中物理法、化学法都要二次添加化学药剂或者燃烧能源,不可避免的要二次污染。农作物秸秆是指脱除可食用目的农作物后剩下的大部分农作物。根据调查,大部分地区处理秸秆是燃烧补给生活能源,或是就地焚烧。秸秆焚烧的效率很低,不仅造成了秸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燃烧放出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生成的氮硫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现有技术中,尚无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方法,更无将农作物秸秆和油泥进行混合处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泥无害化处理装置以及方法,利用装置和方法可以将农作物废弃秸秆粉碎掺杂到油泥中,不仅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废弃利用问题,而且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为生物生长提供了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这种修复技术工艺简单、周期短且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种油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生物堆体、曝气系统、抽提系统和尾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管和空压机,所述曝气管上开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孔径为3毫米,孔距为10厘米;所述抽提系统包括抽提管和真空泵,所述抽提管上开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孔径3毫米,孔距为10厘米;所述生物堆体由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与待处理的油泥混合后堆砌成纵切面为梯形的具有固定形状的堆体而成,所述生物堆体的高度不超过3米,所述生物堆体的占地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在所述生物堆体的下方铺设水泥防渗层;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内含活性炭,用于吸附石油烃类气体;
所述抽提管在所述生物堆体内至少分布2根,所述抽提管的抽提入口深入所述生物堆体距顶面0.5米-1.5米处,所述抽提管的汇管通过真空泵与尾气处理装置相连接;渗滤液管道伸入在所述生物堆体内,距所述水泥防渗层高度为0.3米处,渗滤液管道的出口连接渗滤装置;曝气管平铺在所述生物堆体的内部下方,曝气管的气体入口与空压机相连接。
所述油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平整的场地10㎡-100㎡,进行防渗处理,铺设防渗布;
步骤二,将农作物废弃秸秆粉碎后与将待处理的油泥按1:5掺杂混合平摊在场地上,把包含石油降解菌的生物制剂逐层均匀喷撒在污泥层上方;本步骤所选用的待处理的油泥为含油量在10%以下的待处理油泥或油污土壤;
步骤三,将曝气管呈网状平铺在生物堆内,与空压机相接;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共3次,整体形成一个高为1.5米-3米,纵切面为梯形的生物堆体,生物堆体的体积控制在1000m3以下,生物制剂的使用量为待处理的油泥总量的10%;
步骤五,在步骤四所形成的生物堆体上方均匀分布2点-6点,将抽提管深入生物堆体距顶面0.5-1.5m处,经过真空泵与尾气处理装置相接;所述尾气处理装置中内置的吸附物质为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1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水降解箱及农村家用生态节能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