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手臂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9619.0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1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余欣;刘鹏程;庞磊;赵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72;A63B21/05;A63B21/012 |
代理公司: | 11640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移动底架 锻炼 升降座椅 手臂锻炼装置 连接方式 锻炼装置 接触配合 螺栓连接 铃片 手臂 储存 移动 力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手臂锻炼装置,包括可移动底架机构、升降座椅机构、锻炼机构,装置能够锻炼手臂的力量,装置能够通过三种调节方式来调节重量,装置可以调节锻炼者坐下的位置,便于适应不同的锻炼者,装置能够储存铃片,装置能够移动,可移动底架机构与升降座椅机构相连,可移动底架机构与升降座椅机构的连接方式为接触配合,锻炼机构位于可移动底架机构的上方,锻炼机构与可移动底架机构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手臂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自己身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都会选择通过运动去重新塑造自己的身材,传统的手臂锻炼装置调节重量的功能比较单一,所以设计了这种多功能手臂锻炼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手臂锻炼装置,装置能够锻炼手臂的力量,装置能够通过三种调节方式来调节重量,装置可以调节锻炼者坐下的位置,便于适应不同的锻炼者,装置能够储存铃片,装置能够移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手臂锻炼装置,包括可移动底架机构、升降座椅机构、锻炼机构,装置能够锻炼手臂的力量,装置能够通过三种调节方式来调节重量,装置可以调节锻炼者坐下的位置,便于适应不同的锻炼者,装置能够储存铃片,装置能够移动。
可移动底架机构包括把手、底架、升降座椅活动槽、升降座椅限位孔、脚蹬、移动轮,把手位于底架的左侧,把手与底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升降座椅活动槽开在底架上,升降座椅限位孔开在底架上,脚蹬位于底架的上方,脚蹬与底架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移动轮与底架相连,移动轮与底架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脚蹬包括脚蹬板支座、脚蹬板、支撑板、卡位杆、卡位块,脚蹬板支座与脚蹬板相连,脚蹬板支座与脚蹬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支撑板与脚蹬板相连,支撑板与脚蹬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卡位杆与支撑板相连,卡位杆与支撑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卡位杆与卡位块的配合方式为接触配合;
移动轮包括铰接杆、移动轮支撑腿、移动轮固定杆、移动轮本体,铰接杆与移动轮支撑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移动轮固定杆与移动轮支撑腿相连,移动轮固定杆与移动轮支撑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移动轮固定杆与移动轮本体相连,移动轮固定杆与移动轮本体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
升降座椅机构包括座椅滑轮、限位螺杆、座椅支架、液压缸、活塞、活塞杆、座椅、靠背,座椅滑轮位于座椅支架的下方,座椅滑轮与座椅支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限位螺杆与座椅支架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液压缸位于座椅支架的上方,液压缸与座椅支架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活塞设置在液压缸的内部,活塞与液压缸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活塞杆位于活塞的上方,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座椅位于活塞杆的上方,座椅与活塞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靠背位于座椅的上方,靠背与座椅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座椅滑轮包括滑轮、滑轮固定杆、滑轮支腿、滑轮座,滑轮与滑轮固定杆相连,滑轮与滑轮固定杆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滑轮固定杆与滑轮支腿相连,滑轮固定杆与滑轮支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滑轮支腿位于滑轮座的下方,滑轮支腿与滑轮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锻炼机构包括锻炼手拉转向轮机构、传力钢绳、负重机构、负重支机构支架、铃片箱、铃片箱拉手,锻炼手拉转向轮机构与传力钢绳相连,锻炼手拉转向轮机构与传力钢绳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传力钢绳与负重机构相连,传力钢绳与负重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负重支机构支架位于负重机构的下方,负重支机构支架与负重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铃片箱与负重支机构支架相配合,铃片箱与负重支机构支架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铃片箱拉手与铃片箱相连,铃片箱拉手与铃片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9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体育教学用引体向上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