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咬合型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7100.9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5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10;E02D5/1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秦维;汪卫军 |
地址: | 52841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桩 预应力钢筋 咬合型 桩体 箍筋 咬合 止水 施工 离心成型工艺 不均匀分布 咬合侧面 支护 凹槽部 接口处 凸起部 总成本 灌浆 钻孔 端板 裙板 受弯 凸槽 混凝土 成型 体内 包围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咬合型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支护桩包括端板、裙板和桩体,桩体上非受弯的两个侧面分别包括凸起部和凹槽部形成两个咬合侧面,桩体包括预应力钢筋、连接预应力钢筋的箍筋以及包围预应力钢筋和箍筋的混凝土,采用离心成型工艺成型。预应力钢筋在桩体内的不均匀分布。相邻的两根支护桩相互咬合,前一根支护桩的凸槽咬合后一根的凹槽,达到紧密布置的效果。对于有止水要求的工程,可以在两根支护桩的接口处钻孔灌浆,具有较好的止水效果。采用咬合型支护桩,施工快速,支护效果好,总成本造价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咬合型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支护工程中多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加搅拌桩,或采用地下连锁墙的施工方式。但以上方式存在施工面积与施工量大,工期长,原材料用量多,总造价高,同时会产生废浆液的排放问题,存在污染环境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预制桩行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发了多种用于支护的预制桩产品用于支护工程,如U型板桩,T型板桩和槽型板桩。但同时存在截面模量不高,抗弯性差,止水能力差,桩与桩之间不能紧密结合,施工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咬合型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其能解决上述预制桩支护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咬合型支护桩,包括端板、裙板和桩体,所述桩体包括预应力钢筋、连接所述预应力钢筋的箍筋以及包围所述预应力钢筋和箍筋的混凝土,所述预应力钢筋在桩体内的不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护桩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凸起部和凹槽部以形成两个咬合侧面,与所述咬合侧面相邻的侧面为两个受弯侧面;在所述支护桩的中心设置内孔,所述内孔由离心成型工艺形成。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钢筋在所述桩体的两个受弯侧面的布置数量比在两个咬合侧面的布置数量多。
优选的,在两个所述受弯侧面处的预应力钢筋上捆绑非预应力钢筋。
优选的,在两个所述受弯侧面处的桩体内靠近所述预应力钢筋布置非预应力钢筋。
优选的,在所述支护桩的四角设置45°倒角。
优选的,在所述桩体的底端安装钢桩尖。
一种咬合型支护桩的施工方法,方法包括:
对于第一支护桩位的支护桩的桩体底部安装钢桩尖,并将其设置于第一支护桩位;
将第二根支护桩的凸起部或凹槽部的侧面与第一支护桩位的支护桩的凹槽部或凸起部的侧面咬合;
依次排布支护桩直至所需的长度,并实现支护桩间的紧密布置。
在单根支护桩长度不够的情况下,方法还包括,对已有支护桩进行接桩处理,上下两个支护桩的端板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在相邻两根支护桩的侧面接口处钻灌浆止水孔,并对所述灌浆止水孔灌浆,以此达到止水效果。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邻的两根支护桩相互咬合,前一根支护桩的凸槽咬合后一根的凹槽,达到紧密布置的效果。对于有止水要求的工程,可以在两根支护桩的接口处钻孔灌浆,具有较好的止水效果。采用咬合型支护桩,施工快速,支护效果好,总成本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咬合型支护桩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带有钢桩尖的咬合型支护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带有钢桩尖的咬合型支护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7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板桩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卧式拱壳基坑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