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研究水合物堵塞的全可视化循环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4139.5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1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臣;赵佳飞;刘哲源;刘卫国;刘瑜;梁会永;储佳伟;杨明军;李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研究 水合物 堵塞 可视化 循环 管路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研究水合物堵塞的全可视化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可视化管路系统、注液系统、分离收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全可视化管路系统包括单螺杆泵和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所述单螺杆泵连接在四个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之间,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均透光,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CCD相机,所述全可视化管路系统设置于步进式低温恒温室内,所述步进式低温恒温室一侧设置有热交换器;
所述注液系统包括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所述第一溶液罐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所述单螺杆泵连通,所述第二溶液罐分别通过第二输液管与所述单螺杆泵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和所述第二输液管上分别设置有往复泵,所述第一输液管上还设置有液体流量计;
所述分离收集系统包括与所述全可视化管路连通的天然气收集罐,所述天然气收集罐的出口连接有气液分离器和燃烧器;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之间的若干个CCD相机,及与所述CCD相机、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电连接的计算机;
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均铺设在活动底座上,所述活动底座一端转动连接在地面上,通过手拉葫芦能够将所述活动底座的另一端吊起;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为起伏段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上分别连接有连接软管,通过所述活动底座上设置的所述手拉葫芦来控制起伏段管路的起伏;
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均水平设置且依次平行排列;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依次通过不锈钢弯管连接,所述第一管路还通过第一注入管道与所述单螺杆泵的入口连通,所述第四管路还通过第二注入管道与所述单螺杆泵的出口连通,所述单螺杆泵的出口连接有质量流量计,所述第一注入管道与所述第二注入管道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差传感器和第一气动阀;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均由若干个有机玻璃直管连接构成;所述不锈钢弯管和所述有机玻璃直管均采用高透光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声波仪、闸阀和球阀;
所述天然气收集罐与所述全可视化管路之间设置有背压控制系统,所述背压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天然气收集罐与所述全可视化管路之间的管路上的背压调节阀、手动截止阀和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压力传感器;
还包括稳压注气系统,所述稳压注气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缓冲稳压罐、第一气体增压泵和试验气瓶组,所述缓冲稳压罐与所述第二注入管道连通,所述缓冲稳压罐与所述第二注入管道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气体流量计、气体过滤器和第二气动阀,所述气体流量计与所述气体过滤器并联;所述气液分离器与第二气体增压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气体增压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然气收集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研究水合物堵塞的全可视化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视管一端伸入密封法兰A内,可视管与密封法兰A之间由外到内的方向顺序安装有支撑环、挡圈、O型密封圈A和距离环;将两个密封法兰A的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对接,两个密封法兰A的法兰盘中间设置有密封垫片,分别伸入两个密封法兰A的可视管之间设置有距离套,所述距离套与可视管中间安装有垫圈A;密封法兰A上的传感器接口处设置有传感器,管路整体通过U型卡槽固定于支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研究水合物堵塞的全可视化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注入管道上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一注入管道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和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研究水合物堵塞的全可视化循环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41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代加工厂温湿度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