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时钟扫频的硬件木马自参考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00473.3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9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毅强;刘燕江;叶茂;马浩诚;宋凯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21/76 | 分类号: | G06F21/7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时钟 硬件 木马 参考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可信任性技术领域,为能够有效避免片间工艺偏差的影响,放大硬件木马的侧信道影响,使之超过片内工艺偏差和测试噪声的影响,有效解决工艺偏差和测试噪声严重限制木马检测效率的问题,大大提高硬件木马的识别水平,本发明基于时钟扫频的硬件木马自参考检测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不同时钟域C和与之对应时钟域关系N;步骤2:搭建测试验证平台;步骤3:判断所有时钟域是否施加完毕;步骤4:确定侧信道信息关系矩阵;步骤5:判定迭代比较过程是否结束:判定硬件木马的迭代比较过程是否结束,如是,迭代比较过程结束,否则,继续跳转到步骤4进行迭代判断。本发明主要应用于设计制造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可信任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钟扫频的硬件木马自参考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飞速发展,单片数字集成电路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电路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从而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特别在金融设备,移动通信,交通运输,政府和能源等敏感领域。集成电路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由于集成电路产品的先进性和复杂性,同时为了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和资金配置,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过程由多家单位联合完成,其中不乏合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设计与制造阶段的分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攻击者提供了藏身之所,这对集成电路的安全可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例如在设计阶段大量复用第三方IP核,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不可信的掩膜版,在封装过程中可能存在冗余封装等。这类安全威胁都统称为硬件木马。硬件木马是从底层硬件方面渗透进来,攻击者针对特定的系统进行巧妙的设计,实施恶意攻击行为,例如改变功能、泄露信息、升级特权、降低性能甚至拒绝服务等。
硬件木马问题是集成电路的重要安全隐患,一旦被硬件木马影响的芯片应用到军用装备及国民经济核心领域中,将会带来严重的灾难和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硬件木马的检测与防护技术研究,保证集成电路的安全可信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在硬件木马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而侧信道分析具有较低的实施成本、较高的检测精度,较好的移植性和延展性,一经提出就展示出来了较为乐观的应用前景,成为了当前的检测方法的主流。但是小面积硬件木马的侧信道影响极其微弱,很容易被工艺偏差和测试噪声所淹没,即便是高效的滤噪算法也很难将噪声完全滤除,并提取及识别出硬件木马的特征。
工艺偏差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时钟扫描的硬件木马自参考检测方法,以电路的侧信道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加不同的时钟域到待测电路,构建电路在不同时钟域下的下侧信道信息关系,比较不同时间域的侧信道关系变化,当实测关系与预期的关系发生明显偏离,则可认定存在硬件木马。通过时钟扫描技术,逐片进行测试验证,有效避免工艺偏差的影响,也提高硬件木马的侧信道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硬件木马的识别水平。
(三)参考文献
[1]Xiao K,Zhang X,Tehranipoor M.A Clock Sweeping Technique forDetecting Hardware Trojans Impacting Circuits Delay[J].IEEE DesignTest,2013,30(2):26-34.
[2]Agrawal D,Baktir S,Karakoyunlu D,et al.Trojan Detection using ICFingerprinting[C]//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IEEE ComputerSociety,2007:296-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0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