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碾米机及大米加工碾米工序分布式协同智能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0359.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荣业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王娟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碾米机 大米 加工 碾米 工序 分布式 协同 智能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碾米机及大米加工碾米工序分布式协同智能控制方法,获取各道碾米机下的工艺检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形成决策和产生控制动作,既有对各道米机独立的分析、决策和控制,也有对整个碾米工序群集智能控制器的决策和控制,使得整个碾米工序在保证生产效率条件下充分满足碾米目标达标率和保持最小的碎米增加率以及碾减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碾米机,特别是一种碾米机及大米加工碾米工序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碾米是大米加工的核心工序,只有实现碾米工序的智能控制,才能实现大米加工智能工厂。当前,大米加工在碾米工序的状况是:
1、多机轻碾,通常为三道米机(一碾、二碾、三碾),也有少数为四道米机。
2、对每道米机的工艺效果评价仅凭目测,对于最后一道米机工艺是否达到加工目标亦仅凭目测。
3、对米机的控制均为手动调制。
4、压砣的调节方式无法精细,仅能粗略调制。
5、每道米机最佳状态点与多道米机之间协调点是完全的盲区。
6、来料变化,碾米手段不能随之匹配。
7、所有米机均为传统机电设备,在物理上没有智能化接口,更无软件接口。
因此,国内外有大量科研院校与企业等组织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均呈现以下特点:
1、每道米机的控制是孤立的,没有将“多机轻碾”的多道碾米有机协同。
2、每台米机本身也是孤立的,各道米机之间没有组成一个通信网络。
3、碾米工序是孤立的,没有与工厂工业互联网进行连接。
4、通常依照在线单位时间能耗进行反馈控制或者依据料斗内物料多少进行反馈控制,均忽略了碾米需根据来料的不断变化“看米打米”的本质,没有以在线工艺检测数据为依据进行智能化控制。
5、没有考虑碾米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没有赋予智能系统自学习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碾米机及大米加工碾米工序分布式协同智能控制方法,使得整个碾米工序在保证生产效率条件下充分满足碾米目标达标率和保持最小的碎米增加率以及碾减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碾米机,包括入料调节杆、砣压杆;所述入料调节杆与第一执行臂连接;所述第一执行臂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第一滑杆上,且能在所述第一滑杆上往返移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执行臂带动所述入料调节杆移动,调节入料流量;所述砣压杆一端与第二执行臂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执行臂另一端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安装于第二滑杆上,且能在所述第二滑杆上往返移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二执行臂带动所述砣压杆移动,调节砣压。
所述第一滑杆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滑杆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
所述第一滑块与拉线式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
所述砣压杆与拉线式直线位移传感连接。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米加工碾米工序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实现过程为:糙米流入一道碾米机,设一道碾米机砣压为p1,判断一道碾米机的达标率d1是否偏离期望输出,若偏离,则将一道碾米机的达标率d1、二道碾米机的砣压p2转换为特征向量,作为多隐层神经网络的输入,将二道碾米机的目标达标率设定为期望输出,当二道碾米机的达标率d2偏离所述期望输出时,将二道碾米机的达标率d2、三道碾米机的砣压p3转换为特征向量,作为多隐层神经网络的输入;重复上述过程,直至三道碾米机的达标率d3满足期望输出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荣业软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荣业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0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砻谷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械用器具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