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手表表圈上包金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99257.1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5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飞时达钟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表圈 压紧模具 预压成型 薄金片 银焊膏 填充 半成品 焊接 油压 包装工件 表面设计 产品自然 待加工件 工件形状 清洗处理 网状凹槽 氮化炉 黄金板 激光机 抛光 凹位 表圈 金圈 精车 脱焊 虚焊 匹配 冷却 圈套 送入 手表 取出 并用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手表表圈上包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金板料处理后得到薄金片待用;(2)采用油压模,将薄金片制成与待包金工件形状匹配的半成品金圈;(3)采用激光机,在待包装工件的外表上扫刻出网状的凹槽,并用银焊膏填充凹槽;(4)将半成品金圈套在待包金工件上,预压成型;(5)将预压成型的产品置于压紧模具中,将压紧模具送入氮化炉中焊接;(6)将过炉处理后的产品自然冷却后取出,在进行精车、抛光及清洗处理,即得手表包金表圈。通过在待加工件的表面设计网状凹槽,使用银焊膏加以填充后再焊接,可有效避免溢银、虚焊、脱焊等现象的发生,后期加工时不会出现新的凹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压力加工领域和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手表表圈上包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艺术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手表不再单单是一种显示时间的工具,已成为一种高贵与典雅,并能起到一定的装饰和彰显价值的作用。为了使手表能够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属性,市场上出现了贵金属外观件的手表。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产品主要有包金产品和镀金产品,镀金产品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基体表面上镀上一层金膜,一般0.7~1.0微米,金属基体多为铜,银,锌,镍或它的合金,其特点是金层极薄,镀制方便,成本很低,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但由于镀金层极薄极易被磨损掉或镀膜脱落,因此无法长时间保持其金色外观,且在空气氧化及汗渍中易被腐蚀变色。包金产品是按被加工件的厚度先压制出金片,在被加工件上制作凹位,在凹位中涂抹银粉焊接剂后,粘贴金片敲打压实,再入氮化炉过炉进行高温溶银焊接,此工艺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银粉焊接剂在过炉焊接的过程中易产生溢银;②粘贴的金片在车削、抛光工序时,外观易产生凹陷裂痕;③成品完工后再装配时,如遇到外力将会呈现出新的凹位,产品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在手表表圈上包金的方法,通过在待加工件的表面设计网状凹槽,再使用银焊膏加以填充后再焊接,可有效避免溢银、虚焊、脱焊等现象的发生,后期加工时不会出现新的凹位。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手表表圈上包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金板料处理后得到薄金片待用;(2)采用油压模,将薄金片制成与待包金工件形状匹配的半成品金圈;(3)采用激光机,在待包装工件的外表上扫刻出网状的凹槽,并用银焊膏填充凹槽;(4)将半成品金圈套在待包金工件上,预压成型;(5)将预压成型的产品置于压紧模具中,将压紧模具送入氮化炉中焊接;(6)将过炉处理后的产品自然冷却后取出,在进行精车、抛光及清洗处理,即得手表包金表圈。
优选地,步骤(1)中,所制得的薄金片的厚度为0.3~0.4mm。
优选地,压紧模具由石墨制得。
优选地,步骤(5)中,氮化炉焊接条件为:炉温700~800℃,时间为20~30min。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清洗为超声波清洗,具体步骤为:在超声波容器内加入体积比为(30~35):(1~2)的水和除蜡水,煮沸后,放入精车、抛光处理后的产品,清洗10~20min后取出,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可根据客户的包金厚度和宽窄深度要求,制作包金片,无需采用厚金板来包金,降低了黄金的使用量;
(2)本发明通过引入激光工艺,在待包金工件上激光扫雕凹纹,薄薄地涂抺银焊膏后,使用模具一次压制成型,再将压制成型的包金工件按要求固定,上氮化炉过炉固化焊接后削磨、清边、抛光即可,省时、省力、省料,提高了包金片与待包金工件之间的牢固性以及生产加工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飞时达钟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飞时达钟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9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承压设备接管凹凸成对设计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转角框架结构的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