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4-胺的合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8135.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淼;王丹燕;宋怡吟;奚紫微;赵欢;陈泊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 |
代理公司: | 33277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嘧啶 氨基吡唑 吡唑 苯氧基苯基 合成工艺 双氧水 硼酸 固体超强酸 乙酸酐溶液 苯氧苯基 二氧六环 反应条件 合成技术 三苯基膦 药物化学 氩气保护 混合液 磷酸钾 苯基 可控 收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4‑胺的合成工艺,属于药物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乙酸酐溶液中逐渐加入碘,双氧水,4‑氨基吡唑并[3,4‑d]嘧啶,固体超强酸,反应完后得到3‑碘‑4‑氨基吡唑并[3,4‑d]嘧啶;将3‑碘‑4‑氨基吡唑并[3,4‑d]嘧啶与4‑苯氧苯基硼酸,磷酸钾溶于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液,氩气保护下加入四(三苯基膦)钯,反应得到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4‑胺,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成本可控,收率较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鲁替尼中间体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4-胺的合成工艺,属于药物化学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依鲁替尼(ibrutinib)化学名为1-[(R)-3-4-氨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1-基]丙-2-烯-1-酮,是由Pharmacyclics与Janssen公司共同开发的首个选择性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bruto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依鲁替尼是一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快速批准而得以上市的新型药品,对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具有主要作用,因此地位非常特殊。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是一种可以调节控制B细胞的生长、繁殖、分化与凋亡的胞浆蛋白物质。在多个传导路径中,它是Tec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一员,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之外,BTK可以说表达在其他的所有与造血功能相关的细胞上。
有证据表明,依鲁替尼可以阻断非良性的B淋巴细胞的增长、繁殖和扩散的信号传递,对于BTK活性的影响也是非可逆性的,因而会显著遏制肿瘤细胞的增长和繁殖。依鲁替尼与其他传承下来的的治疗药物比较,显现出其他药品难以替代的优点,这就为MCL和CLL的治疗提供了另一种可供参考的选择。而4-氨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则是合成依鲁替尼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体。
专利US7514444报道了该化合物的合成,其中的工艺是以对苯氧基苯甲酸为原料,与丙二腈缩合后再通过(三甲基硅烷基)重氮甲烷甲基化,然后与水合肼缩合成吡唑环,再与甲酰胺缩合即制得该化合物。该工艺中除了需使用较昂贵的起始原料外,还需使用不易买到的价格较高的(三甲基硅烷基)重氮甲烷,而该试剂对空气和水并不稳定。因而,甲基化反应需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苛刻,工艺较为复杂。
专利申请CN103965201中4-氨基-1H-吡唑并[3,4-d]嘧啶经溴素卤代后,与三甲基对苯氧基苯基锡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下制得依鲁替尼中间体。该反应第一步溴化中反应后处理较复杂,溴代效果一般,第二步也需在无水无氧溶剂及惰性环境中进行,氧气的存在甚至会导致有机锡化合物发生自身偶联,反应较难把握,且锡化物制备价格昂贵,步骤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成本可控,收率较高的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4-胺的绿色合成工艺,解决现有合成工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找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生产途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在乙酸酐溶液中逐渐加入碘,双氧水,4-氨基吡唑并[3,4-d]嘧啶,固体超强酸,50℃反应完后得到3-碘-4-氨基吡唑并[3,4-d]嘧啶;将3-碘-4-氨基吡唑并[3,4-d]嘧啶与4-苯氧苯基硼酸,磷酸钾溶于1,4-二氧六环和水的混合液,氩气保护下加入四(三苯基膦)钯,120℃反应,得到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4-胺。
进一步的设置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