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式排箫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7161.1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3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利利;董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7/00 | 分类号: | G10D7/00;G10D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箫 改良式 制作 音准 吹管乐器 烘烤 喷漆 调音 定长 选料 打磨 花纹 音色 美观 测量 改良 明亮 清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式排箫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料、烘烤、测量、定长、刨面、粘管、打磨、喷漆、装饰和调音这几个制作步骤。本发明改良后的排箫克服了早期排箫和现有排箫的缺点,改变了其材质、胶的材质、颜色、装饰、花纹等,制作出了一种音色清晰明亮、音准稳定、外形美观的吹管乐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乐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式排箫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排箫又名“凤箫”、“凤翼”、“云箫”、“雅箫”、“颂箫”、“舜箫”、“秦箫”等,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吹管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它的演奏方法和技艺不同于同时期的任何乐器,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排箫生成后,在民间广为流传。早期的排箫,用竹子制成,排箫一管发一音,管数不一。排箫是把若干支同种材质的音管,用粘接、捆绑、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乐器,则在管中采取堵腊(深浅不同)而得到高低有别的乐音。故排箫有无底、封底两种,分别叫作洞箫和底箫。从最初的3管籥起,管数有10、13、16、20、21,直到最多的24管。吹奏时,气流从吹口上方滑过,撞击对侧的内管壁,气流在音管的内腔震动,产生了乐音,由于蜂蜡、软木塞的位置不同,气流在音管内的震动周期不同,所以气流的震动频率不同,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乐音。音区不足两个八度,音域较窄。双手持排箫置于胸前,用嘴吹奏发音,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
排箫材质有选用密度高、硬度大的名贵木材作为排箫的材质,如乌木、红木、檀木、蛇纹木、酸枝木等,木质光滑细腻,木纹清晰美丽。这种材质的排箫制作工艺复杂,价值高昂,一般家庭很难承受,而且木质材质的排箫对演奏者的呼吸要求较高,不适合初学者,不利于推广;有选用薄竹作为排箫的材质,薄竹硬度高于芦苇,略逊于竹子,音质是纯朴自然的原生态风格。但由于材料质地较软且壁厚薄,不易于保养;还有选用紫竹作为排箫的材质,紫竹管壁厚,且竹节与竹节之间的长度短,制成的排箫一根管上平均会有1-2个竹节,严重影响排箫音色;因为管壁厚,用的气息很多,甚至比木制排箫还多,需要非常深厚的气息基础才能吹响,不适合初学者;有选用塑料等有机材料合成的,这种材质比较廉价,音色不够清晰明亮,外观不够精美,不适于演奏。
本发明经过改良后的排箫选用浙江笔竹作为材料,笔竹在浙江是一种普通的竹子,生于坡地或平原路边,竿直立,高约4米,粗约1厘米;节间长10-15厘米,圆筒形。选用这种材质成本较低,质地坚硬,天然的纵向纤维,透气性好,造就了高亢明亮飘逸的音质。经逐渐开声,仔细保养,使用愈久声音愈好,因管壁厚薄适中所有吹奏不费力气,入门练习及演奏都适合。
早期粘连排箫用的是鳔胶,虽然有很强的黏性,但是制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本发明改良后的使用成品的进口胶将管与管粘接,使用比较方便。
现有排箫的上色一般会喷1-3次薄薄的油漆,保留竹子的底色,看起来比较质朴,上面很少有花纹装饰,观赏价值不够。本发明经过改良后的排箫选用腰果漆加金粉调色做底漆,再用硝基面漆(亮油)做面漆和明朝鸾凤的图案,使排箫外观古朴大方,具有较强的欣赏价值。
本发明改良后的排箫克服了早期排箫和现在排箫的缺点,改变了其材质、胶的材质、颜色、装饰、花纹等,提供了一种音色清晰明亮、音准稳定、外形美观的吹管乐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良式排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改良式排箫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选料:选用笔竹竹节与竹节之间的长度为20-50厘米,自然生长两端圆润均匀并和排箫管子的外径尺寸相符合的竹子;
S2,烘烤:将S1所述的竹子按按大于排箫标准尺寸长度3-5厘米的长度锯成一根根并烤直,去霉防蛀备用;
S3,测量:测量竹管壁的厚度,在所述竹管上部开一个吹口,使之能与音律完全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7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