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4444.0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8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冷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包括:设有型腔的模体,设于模体下端且前后排列的若干个竖向沉孔,一端与第一个竖向沉孔侧围前侧连通且另一端与模体前贯通的主进水孔,一端与最后一个竖向沉孔侧围后侧连通且另一端与模体后贯通的主出水孔,上端设有个数与竖向沉孔个数相同且高度小于竖向沉孔高度的横隔板的封水板,个数比竖向沉孔少一个且与竖向沉孔间隔设置的连通孔,冷却水冷却装置;连通孔两端与前后相邻的两个竖向沉孔的侧围一一对应连通;横隔板一一对应插入竖向沉孔中且封水板与模体下端可拆卸连接;横隔板的宽度与竖向沉孔直径适配。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布局容易,对模体的冷却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的冷却可从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0651962.2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压铸模具中的循环冷却结构获得了解。传统的压铸模具中的循环冷却结构用于具有多个凸块或凹陷的复杂压铸件的压铸模冷却,存在布局困难,冷却效果较差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布局容易,冷却效果较好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压铸模具中的循环冷却结构用于具有多个凸块或凹陷的复杂压铸件的压铸模冷却,存在布局困难,冷却效果较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布局容易,冷却效果较好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一种压铸模冷却装置,包括:设有型腔的模体,设于模体下端且前后排列的若干个竖向沉孔,一端与第一个竖向沉孔侧围前侧连通且另一端与模体前贯通的主进水孔,一端与最后一个竖向沉孔侧围后侧连通且另一端与模体后贯通的主出水孔,上端设有个数与竖向沉孔个数相同且高度小于竖向沉孔高度的横隔板的封水板,个数比竖向沉孔少一个且与竖向沉孔间隔设置的连通孔,冷却水冷却装置;连通孔两端与前后相邻的两个竖向沉孔的侧围一一对应连通;横隔板一一对应插入竖向沉孔中且封水板与模体下端可拆卸连接;横隔板的宽度与竖向沉孔直径适配。
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具有的若干个竖向沉孔使布局容易;从主进水孔进入的冷却水依次通过竖向沉孔和连通孔从主出水孔流出对模体进行冷却;进入竖向沉孔的冷却水沿横隔板上升,通过横隔板与竖向沉孔的顶端之间的空隙后下降,经连通孔进入下一个竖向沉孔,延长了冷却通道长度,对模体的冷却效果较好;通过冷却水冷却装置对流过连通孔的被加热的冷却水和模体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拆卸下封水板,对竖向沉孔、主出水孔、主出水孔、连通孔进行清洗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水冷却装置包括:个数与连通孔个数相同且设有连接孔的冷却模块、设于模体下端的上沉孔和设于封水板上端的下沉孔;冷却模块下端一一对应位于下沉孔中且与封水板连接;冷却模块上端与上沉孔适配;冷却模块上端一一对应插入上沉孔中且连接孔串接于连通孔中;冷却模块设有两个侧边与下端贯通且一一对应位于连通孔两侧外的U形冷却孔;封水板前端设有与U形冷却孔的一个侧边下端连通的副进水孔;封水板后端设有与U形冷却孔的另一个侧边下端连通的副出水孔。冷却水冷却装置使用时,从冷却水冷却装置的副进水孔进入的冷却水从U形冷却孔的一个侧边下端流入,且从U形冷却孔的另一个侧边下端经副出水孔流出,对流过连通孔的被加热的冷却水和模体进行冷却,结构简单实用且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体下端设有定位沉孔;封水板上端设有与定位沉孔适配的定位凸块。利于封水板与模体连接时方便定位且提高连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排量的排气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真空高效压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