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4417.3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程永亮;郑大桥;张廷寿;张玉良;刘伟;刘晨晖;曾庆峰;柏泽楠;胡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罗华;刘华联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头装置 臂架装置 智能混凝土 湿喷台车 处理单元 第二测量 第一测量 泵送装置 调整参数 驱动单元 测量 混凝土喷射 喷射混凝土 人工操作 位置计算 粉尘 自动化 驱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包括泵送装置、臂架装置、喷头装置、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喷头装置布置在臂架装置上,并且喷头装置与泵送装置连接。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待喷面的位置,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喷头装置和臂架装置的位置。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还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测量装置获得的待喷面的位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获得的喷头装置的位置和臂架装置的位置计算喷头装置和臂架装置的调整参数。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根据处理单元获得的喷头装置的调整参数驱动喷头装置靠近待喷面喷射混凝土。能够实现混凝土喷射的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从而降低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湿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隧道喷浆主要采用干喷技术和湿喷技术。尤其在国内,干喷技术仍占据着主要的市场。干喷技术存在施工效率低、回弹率高、粉尘大、喷射强度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干喷时现场产生的大量粉尘,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健康。湿喷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但喷浆施工中粉尘较大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能够实现混凝土喷射的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从而降低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包括泵送装置、臂架装置、喷头装置、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其中,喷头装置布置在臂架装置上,并且喷头装置与泵送装置连接。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待喷面的位置,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喷头装置和臂架装置的位置。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还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测量装置获得的待喷面的位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获得的喷头装置的位置和臂架装置的位置计算喷头装置和臂架装置的调整参数。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根据处理单元获得的喷头装置的调整参数驱动喷头装置靠近待喷面喷射混凝土。
根据本发明的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采用第一测量装置实时测量待喷面的位置,采用第二测量装置实时测量臂架装置和喷头装置的位置,通过处理单元自动计算出喷头装置和臂架装置的调整参数,通过驱动单元驱动喷头装置自动喷射混凝土,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因此能够避免大大降低粉尘对人体的伤害,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的改进。
根据本发明的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测量装置还用于测量待喷面的混凝土实时喷射厚度。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测量工具测得的混凝土实时喷射厚度计算泵送装置的调整参数。驱动单元根据处理单元计算出的泵送装置的调整参数驱动泵送装置泵送混凝土。
通过第一测量工具对喷射的混凝土厚度进行实时检测,通过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对混凝土湿喷方量进行实时的控制从而能够确保混凝土喷射套车喷射出的混凝土在掌子面上厚度均匀提高混凝土的支护质量。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还包括第三测量工具,第三测量工具用于测量进入泵送装置的泵送主油缸的流量,并且第三测量工具布置在泵送主油缸的入口处。根据本发明的智能混凝土湿喷台车,还包括第四测量工具,第四测量工具用于测量泵送主油缸的活塞杆的位移。处理单元根据第三测量工具测得的进入泵送主油缸的流量、泵送主油缸的直径、活塞的直径和第四测量工具测得的泵送主油缸的活塞杆的位移计算出混凝土的实时泵送方量。
通过第三测量工具能够准确获得进入泵送主油缸的流量,通过第四测量工具能够准确获得泵送主油缸的活塞杆的位移,然后处理单元可以根据获得的进入泵送主油缸的流量、泵送主油缸的直径、活塞的直径和活塞杆的位移精确计算出混凝土的实时泵送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衬砌台车注浆孔改进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隧道二衬面喷淋养护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