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总线可选择输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2092.5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7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延磊;白磊;张志彦;付光;张浩坤;葛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田英楠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总线 可选择 输出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总线可选择输出控制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数量过多、系统过于复杂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板卡模块、继电器模块和设备输出接口模块。板卡模块根据用户需求,输出预设总线数据和对应的总线选通控制命令。继电器模块,根据总线选通控制命令,选通其内传输预设总线数据对应的唯一通路,并通过该通路将预设总线数据传输至设备输出接口模块。设备输出接口模块,接收预设总线数据,将其以总线数据格式发送至目标设备。本发明的装置实现了设备输出接口模块可复用,并且,只需要一个板卡模块即可实现多总线选择控制,测试效率高,兼容性强,成本低廉,且用户体验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总线可选择输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DSP、ARM、CPU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装备领域,机柜与机柜之间的通信方式一般采用总线通信方式,但在项目开发初期对总线的选用往往无法确定,需要采用多种总线配置,现有技术通过增加设备输出接口模块来实现,这种配置需要用到大量的电连接器,造成成本浪费,且无法复用。
现有的多总线通信方案一般采用多板卡多CPU的处理方式,成本较高,系统过于复杂,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多总线可选择输出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设备输出接口模块中的电连接器数量过多、系统过于复杂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总线可选择输出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板卡模块、继电器模块和设备输出接口模块;所述板卡模块通过N条不同类型的总线与所述继电器连接;
所述板卡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需求,输出预设总线数据和对应的总线选通控制命令;
所述继电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线选通控制命令,选通其内传输所述预设总线数据对应的唯一通路,并通过所述唯一通路将所述预设总线数据传输至设备输出接口模块;
所述设备输出接口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预设总线数据,将其以总线数据格式发送至目标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无需增加设备输出接口,采用将板卡模块的多总线输出通过继电器模块与设备输出接口模块进行连接,通过继电器的通断实现总线输出信息的通断,从而实现设备输出接口可复用。并且,本实施例只需要一个板卡可实现多总线选择控制,结构合理,测试效率高,兼容性强,扩展灵活性也强,且成本低廉,可有效缩短项目开发周期。
基于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类型的总线包括485总线、CAN总线、1553B总线;
所述预设总线数据为485总线数据、CAN总线数据、1553B总线数据中的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对总线类型以及总线数据进行了限定。将多路总线数据进行选通,于一路中输出,具体地,通过继电器模块的选通作用,将三路总线数据从一路中输出,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板卡模块包括核心处理器模块、FPGA模块、数据输出模块、数据选通模块;核心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一经FPGA模块与数据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输出端二与数据选通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经485总线、CAN总线、1553B总线与继电器模块输入端连接;数据选通模块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控制端连接;
所述核心处理器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需求,输出预设总线数据、预设总线数据命令和总线选通控制命令;
所述FPGA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总线数据命令,将所述预设总线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输出模块;
所述数据输出模块,用于接受所述预设总线数据,并将所述预设总线数据通过对应总线传输至继电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2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