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盘式刀库改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4039.0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0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彦辰 |
主分类号: | B23Q3/155 | 分类号: | B23Q3/15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甘紫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式刀库 改良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盘式刀库改良结构,包含:一刀库本体;一刀套固定环,刀套固定环具有一环体及若干的平行、等间距、具有倾斜角度的枢接凸部,环体呈圆环状,枢接凸部自环体的外周面上凸伸而成,且每两两枢接凸部间形成有一刀套转槽;多数刀套,分别枢设于各刀套转槽中;一转盘,供刀套固定环锁的环体锁接于其上;一换刀驱动装置,用以提供一旋转动力及一直线运动往复作用力,旋转动力用以带动转盘、刀套固定环及刀套旋转,使被选定的其中一刀套能旋转至一换刀位置,并使换刀位置位于刀套固定环的平面坐标上的第四象限的范围内而非位于其圆心正下方,直线运动往复作用力将位于换刀位置的刀套于一收刀位置至一伸刀位置间进行往复的枢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加工机的刀库的技术领域,更详而言是指一种圆盘式刀库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化的加工机,大部分会设置有刀库及自动换刀机构,由刀库收纳多数不同切削效果、造型与尺寸的刀具,再由自动换刀机构于刀库与加工机的主轴间进行刀具的转换。
刀库的型式众多,常见有圆盘式刀库、链条式刀库、斗笠式刀库等。其中,圆盘式刀库主要具有一呈圆盘状的刀套固定环1(如图1及图2所示)及多数用以夹持刀具的刀套2(如图3所示),该刀套固定环1的外周面上凸伸有若干的等间距的凸部3,每两两凸部3间形成有一转槽4,各转槽4的中心位于以刀套固定环1的圆心向圆周延伸放射的等分割线6上,两等分割线6之间则构成一等分割角θ1,各刀套2则位于各转槽4中并与相邻凸部3上的枢接槽5枢接,使该刀套2在受外力作用时能于该转槽4内进行枢转。此外,由于每一刀库的刀套2等间距设置,图3所示的习知圆盘式刀库的刀套2总数量有32个,所以,每一刀套2乃可平均分配到的等分割角θ1为11.25度。
然而,由于自动换刀机构同时地对该圆盘式刀库上的刀具及主轴上的刀具进行拔刀与置刀等换刀作业,因此仅有与地面垂直线呈平行或重叠的刀套才能进行换刀作业,以上述习知的刀套固定环1型式而言,只有位在该刀套固定环1圆心正下方的刀套2才能进行换刀作业,使得能进行换刀作业的刀套2至刀套固定环1最前方间的距离X1与能进行换刀作业的刀套2至刀套固定环1最后方间的距离X2为相等。但使用圆盘式刀库的加工机一般较为小型,因此,主轴及自动换刀机构通常位于加工机内靠近前方的位置,导致圆盘式刀库势必要随着设在加工机内靠近前方的位置处。但如此一来,圆盘式刀库与加工机内前方间的空间便会相当狭小,不仅会导致组装时的困难度。且,随着加工机的加工精度要求提升与加工方式更多样化的需求,刀库便需要增加所能收纳的刀套及其刀具的数量,但受限于圆盘式刀库与加工机内前方间的空间已相当的狭小,因此便无法借由增大圆盘式刀库的外径来扩增刀套及其刀具的数量。
有鉴于此,为改善先前技术中,习知圆盘式刀库在装设于加工机内时,该圆盘式刀库前方与加工机间的空隙过于狭小,而有组装上的困难,及无法借由增大圆盘式刀库的外径来扩增刀套及其刀具数量等问题,致有本发明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式刀库改良结构,能改变进行换刀作业的刀套的位置,进而调整圆盘式刀库改良结构装设在加工机内的位置,以避免圆盘式刀库改良结构前方与加工机间有着空隙过于狭小的问题,而达到容易组装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式刀库改良结构,能在不增加原有加工机的体积下,而增加圆盘式刀库改良结构所能收纳的刀套与刀具的数量。
基于此,本发明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彦辰,未经林彦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40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帘支撑杆
- 下一篇:一种基于SCSTSV的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