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垃圾焚烧灰制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5222.4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曹培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恒旭窑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何燕明 |
地址: | 64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焚烧 砖坯 制砖 制备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 发明生产工艺 无三废排放 保温隔热 环保建材 节能节地 焚烧灰 混合料 杀菌 成型 节水 制作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垃圾焚烧灰制砖的方法,涉及环保建材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垃圾焚烧灰;(2)对焚烧灰杀菌;(3)制备混合料;(4)制作砖坯;(5)砖坯成型。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无三废排放,符合國务院66号文“关于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水利废保温隔热等新型建筑墙体材料”要求精神,且投资少、見效快、成本低、效益好,适合各级办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建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用垃圾焚烧灰制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是指在烟气净化系统和热回收利用系统(如节热器、余热锅炉等)中收集而得的残余物。
由于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挥发和迁移,使飞灰中富集了大量重金属,如Hg、Pb、Cd、Cu、Cr、Zn、Ni等。在现有文献报道中,我国飞灰中,Zn最高可达17000mg/kg,Cu最高可达12000mg/kg,Pb最高可达30000mg/kg,Cd最高可达5000mg/kg,Cr最高可达3500mg/kg,Ni最高可达1500mg/kg。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将很难排出体外,富集到一定程度,会直接伤害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和骨骼,引起人体酶活性降低、语言及运动障碍、肝肾损害、骨质流失、致癌、致畸、致突变、神经衰弱、贫血、甚至死亡。飞灰早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并仍出现在2016年版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危险工业固体废物。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国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厂219座,年处理垃圾量8000万吨。焚烧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每年近500万吨飞灰,占我国每年各类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近12%。
飞灰,这一危险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问题,是目前亟待的环境问题之一。目前,飞灰这一危险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固化稳定化后进行填埋。虽然2016年版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稳定化后的飞灰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了豁免管理,但是在垃圾围城的现状下,填埋只是权宜之计。在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去向是进行再利用,由于工业固废富含Si、Al、Ca等元素,所以建材生产行业是工业固废的最大消纳和利用行业。依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统计,2013年,我国43%的尾矿、68%的煤矸石、93%的粉煤灰、绝大部分的钢铁冶炼渣都用于建材生产、筑路等方面。而飞灰这一危险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元素亦为Si、Al、Fe、Mg、Ca、K、Na和Cl,SiO2、A12O3、CaO、Fe2O3、Na2O、K2O在飞灰中普遍存在,SiO2含量6.35-35.5%,A12O3含量0.92-13.7%,Fe2O3含量0.63-10.5%,CaO含量16.6-45.4%,MgO、Na2O、K2O各占1%-5%。这样的元素组成,为飞灰的建材资源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飞灰通过建材利用进行资源化,是未来的主要研究和应用方向。
目前,飞灰通过建材化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有生产水泥、制作混凝土、制砖、铺设路基、建设堤坝等,虽然途径较多,但利用飞灰所生产的建材,其绝大部分为硅酸盐类建材,尤其用于制砖资源化时,产品多为以硅酸钙晶体为主要组成的建材砖产品,机械性能和环境友好性不稳定,尤其是对重金属的稳定化固化效果有待提高,这就限制了飞灰资源化砖的使用范围,也限制了飞灰资源化砖的市场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垃圾焚烧灰制砖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垃圾焚烧灰制砖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灰:将垃圾进行分拣处理,分拣出垃圾中的金属物质、塑料,并对分拣处理后的垃圾进行破碎,且将破碎后的垃圾送入到焚烧炉中进行焚烧,产生焚烧灰;
(2)将步骤1中制得的焚烧灰过筛,将过筛后的费烧灰送入到搅拌机内,并向搅拌机内加入菌液,充分搅拌制得混合料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恒旭窑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恒旭窑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5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水泥仿古瓦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质墙材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