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弯臂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68673.5 | 申请日: | 2018-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2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理想;丁伯江;朱奇林;段昌凯;魏本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周放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弯臂夹具,其包括底座、夹紧机构、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及控制机构;其中,夹紧机构包括用于夹紧转向弯臂的轴颈的上夹块和下夹块;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夹紧凸起,夹紧凸起与转向弯臂上的凸台配合;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夹紧柱和定位块,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中心与夹紧柱的中心对齐,转向弯臂的拳部卡设在定位槽中,夹紧柱压紧在拳部上背离定位块的一面;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夹紧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运动。本发明提供的转向弯臂夹具,通过设置夹紧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实现了对转向弯臂的定位,通过设置定位槽,保证了拳部在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拳部上孔位的位置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弯臂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弯臂是汽车转向系统的重要零件,目前对于转向弯臂的加工方法一般是先铣打中心孔,然后再利用中心孔进行后序加工。图1为转向弯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转向弯臂10包括轴颈11、凸台12和拳部13,在铣打拳部13上的中心孔前一般需要使用夹具定位,而现有的夹具目前一般采用转向弯臂中部的凸台12外轮廓和轴颈11来定位,此定位方式无法同时对拳部13进行定位,易造成定位过程中拳部13的抖动,使拳部13上的孔加工后偏离凸台12中心,且孔壁不均匀,影响拳部13的强度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弯臂夹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升转向弯臂拳部中心孔的加工质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弯臂夹具,其中,包括:
底座;
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用于夹紧转向弯臂的轴颈的上夹块和下夹块;
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夹紧凸起,所述夹紧凸起与转向弯臂上的凸台配合;
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夹紧柱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中心与所述夹紧柱的中心对齐,转向弯臂的拳部卡设在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夹紧柱压紧在所述拳部上背离所述定位块的一面;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运动。
如上所述的转向弯臂夹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齿轮、上压块和下压块;
所述上压块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夹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压块的夹紧端上;
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压块上,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位置相对设置;
所述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如上所述的转向弯臂夹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压板和支撑柱;
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部连接;
所述夹紧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上;
所述支撑柱的轴线与所述夹紧凸起的轴线重合,所述支撑柱抵顶在所述凸台的下端面上。
如上所述的转向弯臂夹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柱的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抵顶在所述凸台上的孔的边缘。
如上所述的转向弯臂夹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还包括安装座和定位螺柱,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安装凸起上;
所述安装凸起中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定位螺柱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8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压拉杆式机械制造夹具
- 下一篇:一种柱头端面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