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抑制消化道炎症的组合物及制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66137.1 申请日: 2018-09-13
公开(公告)号: CN108785380A 公开(公告)日: 2018-11-13
发明(设计)人: 南基罗;曹凤君 申请(专利权)人: 长春健康未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534 分类号: A61K36/534;A61K9/20;A61K47/36;A61P1/04;A61P31/04
代理公司: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付登云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道炎症 组合物片剂 制法 薄荷提取物 甘草提取物 规模化生产 幽门螺杆菌 碳酸钙 阿拉伯胶 甘露糖醇 甜菊糖苷 硬脂酸镁 有效抑制 可压性 乳香油 适口性 受众面 重量份 肠胃 钙源 耗能 制备 口腔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抑制消化道炎症的组合物及制法。所述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抑制消化道炎症的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甘草提取物50~60份、阿拉伯胶25~35份、乳香油3~7份和薄荷提取物4~8份,且为使制成的组合物片剂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和钙源,还包括1~3份的硬脂酸镁和1~3份的碳酸钙,同样为使制成的组合物片剂口感甜蜜,适口性佳,还包括1~3份的甜菊糖苷和1~3份的D‑甘露糖醇。所述组合物能够有效抑制、杀灭口腔及肠胃中的幽门螺杆菌,且并未产生不良反应,受众面广。所述制备方法仅将各原料均匀混合即可,操作简单、耗能低,且重复性强,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抑制消化道炎症的组合物及制法。

背景技术

遗传学研究显示,人类携带幽门螺杆菌已有10多万年,且幽门螺杆菌对生长环境要求很苛刻,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传染源,其可通过唾液、飞沫进行传播,甚至附着在水源和食物上,造成更大规模的传染。

相比起成年人,幽门螺杆菌更“偏爱”低龄儿童。在我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中,10岁以下被感染者占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剧增加;而10岁以上感染者,每年以0.5~1%的幅度缓慢增加。专家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了2.7~12倍,若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

幽门螺杆菌有非常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变异能力,对抗生素适应性强。其发病率发率高且反复的主要原因是口腔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在肠胃内的幽门螺杆菌被消灭之后,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仍可随唾液不断流入肠胃内,口腔幽门螺杆菌则成了肠胃中幽门螺杆菌取之不尽的粮仓,最中造成肠胃幽门螺旋杆菌炎症。

目前,国内外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道炎症的治疗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案:即质子泵抑制剂(PPI)、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与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但此法副作用大、费用较高,且无论是PPI、RBC还是抗生素,都对肝肾功能是一种损伤,如果患者对抗生素过敏,还会造成其生命危险。

公开号为CN1242988的专利提出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组合药物,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质子泵抑制剂2~1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或一种其他类型的抗生素50~80%、添加剂20~40%。公开号为CN02155592.3的专利提出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方口服制剂,由质子泵抑制剂与抗菌化合物构成。同样上述专利组分配方副作用较大、费用高,且对口腔中幽门螺杆菌的杀灭效果有限,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抑制消化道炎症的组合物及制法。所述的组合物能够有效抑制、杀灭口腔及肠胃中的幽门螺杆菌,且并未产生不良反应,受众面广。所述制备方法仅将各原料均匀混合即可,操作简单、耗能低,且重复性强,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方案为提供一种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抑制消化道炎症的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甘草提取物50~60份、阿拉伯胶25~35份、乳香油3~7份和薄荷提取物4~8份。

进一步地,所述甘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1)将甘草粉碎后与水混合加热进行提取,完毕后得甘草提取液;

(2)将甘草提取液浓缩后与乙醇混合,得混合液;

(3)将混合液加入浓硫酸,反应后弃去液体,得甘草沉淀物;

(4)将甘草沉淀物与丙酮混合加热进行提取,完毕后回收丙酮得甘草湿品;

(5)将甘草湿品烘干后粉碎,得甘草提取物。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甘草与水的重量比为1:10~12;所述加热至温度为85~100℃;所述提取的时间为2~3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健康未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健康未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6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