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65551.0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红;杨勤;岳丽杰;杨林波;柯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43/06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61006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料仓 滚珠丝杆 驱动轴 两组 动力壳体 新型玉米 摘穗机构 转动连接 左右两侧 螺母座 收获机 摘穗辊 装配架 内腔 左端 左右对称设置 从动锥齿轮 主动锥齿轮 对称螺纹 对称设置 内腔上部 上下贯穿 丝杆电机 伺服电机 依次连接 制造成本 导向块 仓门 铰接 上套 通槽 地形 收获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包括装配架,装配架的内腔设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的左端连接有丝杆电机,滚珠丝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两组螺母座的前端均连接有摘穗机构,摘穗机构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导向块、集料仓和动力壳体,集料仓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槽,集料仓的内腔上部转动连接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的摘穗辊,摘穗辊的后端连接有从动锥齿轮,动力壳体的内腔转动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左端连接有伺服电机,驱动轴上套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主动锥齿轮,集料仓的左右两侧壁铰接有仓门。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多种种植地形,提高了本装置的收获效率,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收获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程试越来越高,目前,大部分农作物的收获都实现了机械化,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其中玉米收获机是对成熟玉米进行摘穗、堆集、茎杆一次还田等多项作业的农机具,现在的玉米收获机多由牵引机构、摘穗机构等组成,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导致销售价格昂贵,不适合在农村推广,而且由于体积较大,因此只能在开有机耕道的农田中使用,但是,而我国大量的山区、丘陵地区和梯田由于地形和体积限制则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被迫采用手工劳作,使得玉米的收获效率降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性高,提高了玉米的收获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包括装配架,所述装配架的内腔设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左半部螺纹和右半部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滚珠丝杆的左端连接有丝杆电机,所述滚珠丝杆的左右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两组所述螺母座的前端均连接有摘穗机构,所述摘穗机构包括前后依次连接的导向块、集料仓和动力壳体,所述集料仓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前端与导向块开口相连通,所述集料仓的内腔上部转动连接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的摘穗辊,所述摘穗辊的后端伸入动力壳体的内腔,所述摘穗辊的后端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动力壳体的内腔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左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驱动轴上套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主动锥齿轮,且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锥齿轮,所述集料仓的左右两侧壁铰接有仓门。
优选地,所述装配架的后侧壁设有挂载装置。
优选地,所述导向块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楔块,两组所述楔块的光滑面之间形成V形开口。
优选地,所述集料仓的底部连接有移动轮。
优选地,所述通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高度低于摘穗辊高度。
优选地,两组所述摘穗辊上均设置有螺旋摘穗齿,且两组螺旋摘穗齿的旋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装配架通过挂载装置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灵活方便,便于装卸,减小了占地面积,适用于多种种植地形,启动丝杆电机使得两组螺母座在滚珠丝杆上进行移动,从而调节两组摘穗机构之间的距离,便于本装置同时对两行玉米进行收获采摘,提高了本装置的收获效率,伺服电机带动驱动轴上主动锥齿轮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啮合作用,使得两组摘穗辊进行转动,从而将玉米穗采摘导入下方集料仓,集料仓填满后打开仓门取出收集,简单方便,简化了玉米的输送机构,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摘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5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作用于蔬菜叶和茎的柔性扒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稻收割机刀片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