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小麦单倍体苗成活率和加倍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4998.6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0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生;顾坚;李绍祥;杨木军;丁明亮;赵红;刘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8 | 分类号: | A01H1/08;A01G31/00;A01G24/28;A01G24/15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胡亚兰 |
地址: | 65020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小麦 单倍体 成活率 倍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小麦单倍体苗成活率和加倍率的方法,属于小麦育种技术领域。通过有效的基质调配、瓶苗移栽和移栽后的处理得到可以提高成活率和加倍率的小麦麦苗,获得的单倍体苗质量好且较均一;利用瓶苗移栽实现了比移栽提高15%以上的成活率,保证了单倍体苗的质量从而提高了加倍率;因本发明只需一次大田移栽,大大降低了人工和管理成本;同时苗盘移栽较容易进行冷室处理,解决了小麦单倍体苗的越夏问题,延长了小麦双单倍体的生产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麦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小麦单倍体苗成活率和加倍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小麦年种植面积约33亿亩,是人类的重要口粮作物。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其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小麦育种周期较长,育成一个品种需5-8年,近年来小麦赤霉病频发、重发、主推品种白粉病抗源狭窄、条锈病菌毒性变异(V26/CYR34)与流行导致的Yr24/Yr26/YrCH42抗性丧失、叶锈病近年重发、常发,纹枯病、蚜虫、吸浆虫、孢囊线虫等多种病虫害多发、频发,导致品种寿命短,特别是品种抗病性,如果生理小种发生变化,主推品种大多都将被淘汰。
单倍体育种能够一代获得稳定纯合的单株,在育种种和研究中应用广泛。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具有诱导率稳定、不受基因型限制等优点已成为最成熟小麦单倍体育种技术之一。小麦单倍体加倍率高低是决定小麦单倍体育种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小麦单倍体苗的成活率和单倍体苗的质量是影响小麦单倍体加倍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倍体苗加倍处理前后需要2次移栽(单倍体苗从瓶苗移栽至大田培育壮苗,生长周期大约为1个月,一个月后挖出加倍,加倍后再次移栽大田),处理批量单倍体苗时较费工,由于大田环境较难控制,第一次移栽其成活率80%左右且获得的用于加倍的单倍体苗质量不均一,导致小麦双单倍体苗获得数量降低,影响了小麦单倍体育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小麦单倍体苗成活率和加倍率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倍体小麦成活率低、成本高和越夏难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高小麦单倍体苗成活率和加倍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调配基质:将草本泥炭、珍珠岩和蛭石按体积比6:1:1混匀,加水搅拌至紧握基质时指缝间有水溢出且松开后基质保持松散;再将拌匀后的基质装至深度不小于5cm的苗盘中,装盘时将基质按压紧实,并最终使基质与苗盘同高;
步骤2),瓶苗移栽:对步骤1)中装好基质的苗盘喷水至苗盘底部出现少许水,待单倍体瓶苗生长到2-3叶时,将单倍体瓶苗移栽至基质中;
步骤3),移栽后的处理:移栽完成后,将苗盘移至遮阳网棚中,第二天进行喷水,至苗盘底部有水流出时停止喷水;此后每间隔7天喷水一次;麦苗移栽苗盘后的第10天除去遮阳网;麦苗移栽苗盘后的第20天,喷洒硝酸铵与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该混合溶液为1.65g硝酸铵和0.17g磷酸二氢钾溶入1L水的混合溶液;麦苗移栽苗盘30天后长出分蘖节,将麦苗拔出,清水洗净根上基质,用解剖刀在分蘖节上切长度和深度均为1-2mm的小口,放入秋水仙碱溶液中,该溶液中秋水仙碱的含量为0.5g秋水仙碱溶于1L水中;同时使该秋水仙碱溶液淹没至分蘖节上1-2cm处;再将容器放入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0000lux,湿度为85%的光照培养箱中处理8h;之后取出麦苗,用清水反复冲洗3-5次后移栽大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草本泥炭为粒径范围0-10mm的泥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遮阳网棚是遮阳率为70%的四针遮阳网棚;间隔喷水的时间以7天为基准并根据干旱情况提前或推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4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