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混凝土和岩石高陡坡面的生态护坡植物措施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63963.0 申请日: 2018-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9339068B 公开(公告)日: 2021-01-26
发明(设计)人: 郑楚英;郑懿;范益军;骆德勇;冯宾 申请(专利权)人: 郑楚英
主分类号: E02D17/20 分类号: E02D17/20;A01G9/02;A01G25/02;A01C15/00;A01C21/00
代理公司: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代理人: 彭娅
地址: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岩石 陡坡 生态 护坡 植物 措施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和岩石高陡坡面的生态护坡植物措施方法。采用在混凝土、岩石等坡面设置混凝土蓄水槽和自流式微灌系统以解决陡坡面水分不能依靠重力进入土壤内的问题,同时在坡面采用加固的植物种植孔、水分孔和透气追肥孔以解决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养分和透气性。植物的根须发达以后使边坡在绿化的同时形成了一道植物加筋墙,有利于浅层滑坡的改善,达到生态护坡的目的。通过本发明的措施方法对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岩石等高陡坡面植物根须难以生长的部位进行生态治理,植物成活率高,植物种植范围广、成活时间长,景观效果好,环保影响小,抗风、抗水流侵蚀、抗冰冻侵蚀能力强,投资省,材料需用量少,工人劳动强度低,工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领域,涉及绿化和水土保持下的坡面植物措施方法和护坡方法。特别的涉及混凝土面、岩石面、陡坡、反坡等坡面的绿化和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方法。植物成活率高,植物种植范围广、成活时间长,景观效果好,环保影响小,抗风、抗水流侵蚀、抗冰冻侵蚀能力强,投资省,材料需用量少,工人劳动强度低,工期短。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水电、公路、铁路、港航交通等行业对人工作业后的岩石面或喷锚混凝土后的坡面以及陡坡、反坡面采用的喷播绿化措施方法主要有高次团粒喷播法、客土喷播法、液力喷播法、CBS植被混凝土喷播法、三维网植被喷播法等。但以上方法在混凝土面和岩石面高陡边坡上成功的案例较少,导致许多项目上不得不采用土工格栅+藤本植物的方案或其他非喷播方案,如格构混凝土、植生袋等造价较高的方案。这主要是由于岩石没有裂隙缺乏水分流出的通道或者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层隔离了坡体内的水分进入植物生长的土壤,而土壤内部的水分由于高次团粒剂的疏水作用、干旱造成的土壤裂纹、土壤间的空隙等原因导致在高陡坡面时水分自动外流,外部的养护水由于陡坡的原因不能利用重力渗入土壤,从而引起植物缺水而死亡。同时在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岩石高陡边坡上植物措施的土壤厚度较小,一般只有10cm~15cm,只能种植地被植物,灌木植物由于株高以米计,根须难以进入岩体,不具备抗风的条件而难以存活。另外以上技术由于不具备后期追肥功能,都采用加大在有限的土壤厚度内肥料的用量,导致早期养分过足植物发芽期烧死,中期因疯长抵御环境能力差不能越冬而处于濒死状态,后期养分枯竭植物不易存活,也造成了严重的化肥污染。CBS植被混凝土喷播法由于使用了较多的水泥固结材料,虽然解决了水流侵蚀,也部分解决了抗冻、干缩膨胀问题,但牺牲了部分土壤原有的功能,土壤的基质养分偏低,易退化,易板结,植物的土壤透气通道易被堵死,水分也容易蒸发,只适用于土坡。土工格栅+藤本植物的方案由于藤本植物(如油麻藤、爬墙虎等)不具有植物多样性、保土固沙的功能,只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现已逐渐被淘汰。格构混凝土、植生袋等方案则造价较高,施工麻烦、工期长。所以在目前大力提倡生态发展的政策导向下,如何克服上述缺陷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技术不足,综合利用上述各方法的长处,提供了一种既适用于混凝土坡面、喷射混凝土面、岩石面、碎石面、土坡面,也适用于陡坡面、反坡面、一般坡面的生态护坡植物措施方法。植物成活率高,植物种植范围广、成活时间长,景观效果好,环保影响小,抗风、抗水流侵蚀、抗冰冻侵蚀能力强,投资省,材料需用量少,工人劳动强度低,工期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混凝土和岩石高陡坡面的生态护坡植物措施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S101,清坡和处理坡面排水:修整坡面,清理坡面杂物、危石,对坡面径流和涌水进行处理,使坡面保持平整;

步骤S102,对混凝土坡面或岩石面按照设计的间距测量放线;

步骤S103,用手持式钻机在植物种植处钻出植物种植孔,利用该孔进行固结灌浆;

在岩体破碎易垮塌情况下,用电锤或手持式钻机在植物种植孔处钻取固结灌浆孔,清孔后在孔底部填筑粘土并夯密,再进行固结灌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楚英,未经郑楚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3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