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混凝土和岩石高陡坡面的生态护坡植物措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3963.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楚英;郑懿;范益军;骆德勇;冯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楚英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A01G25/02;A01C15/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岩石 陡坡 生态 护坡 植物 措施 方法 | ||
1.一种用于混凝土和岩石高陡坡面的生态护坡植物措施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S101,清坡和处理坡面排水:修整坡面,清理坡面杂物、危石,对坡面径流和涌水进行处理,使坡面保持平整;
步骤S102,对混凝土坡面或岩石面按照设计的间距测量放线;
步骤S103,用手持式钻机在植物种植处钻出植物种植孔(13),利用该孔进行固结灌浆;
在岩体破碎易垮塌情况下,用手持式钻机在植物种植孔处钻取固结灌浆孔,清孔后在孔底部填筑粘土并夯密,再进行固结灌浆;
待灌浆体强度达到《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要求后,用跟管钻进工艺扩孔至植物种植孔设计直径和深度并清孔;用弯头工具将前跟管往里打入到底部,并保持后跟管与前跟管间的间隙不影响透气追肥孔的钻穿;
步骤S104,凿开喷射混凝土,钻取水分孔(5)和透气追肥孔(6);
步骤S105,用C25混凝土或高一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修补凿开处喷射混凝土并同时浇筑蓄水槽(19);
步骤S106,在植物种植孔(13)内置入种植土和缓释肥料,在置入前清除植物种植孔(13)内的残渣和粘土;
步骤S107,点播植物种子,封上植生布(16)和植生布压板(14);
步骤S108,在水分孔(5)的外露孔口处安装滴灌组件(20);
步骤S109,装上防淤网(21)和压板(23)及压板螺栓(22),防淤网(21)一端安装于蓄水槽(19)平行于坡面的槽壁内顶端,另一端通过压板(23)和压板螺栓(22)固定安装于坡面;
步骤S110,通过水分孔浇水管护;
所述步骤S103中跟管为两节或多节,钢质或PVC材质注浆管,直径为φ48mm~φ299mm,前跟管长度为50mm~200mm,后跟管长度为100mm~800mm或多节,壁厚2mm~10mm;
所述步骤S104中水分孔(5)直径为φ10mm~φ32mm,透气追肥孔(6)直径为φ20mm~φ50mm,且水分孔和透气追肥孔均与植物种植孔倾斜相通;
所述步骤S104中透气追肥孔(6)外露孔口的孔底高于蓄水槽(19)上平面5mm~500mm,水分孔(5)外露孔口的孔底高于蓄水槽(19)槽底0mm~10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2中所述的间距为行距×排距=1.0m×1.0m~3.0m×3.0m,且排距为上下行错开布置,即下一行的蓄水槽能连续承受坡面流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中植物种植孔(13)直径为φ50mm~φ300mm、深度为200mm~1000mm;所述粘土层厚度为5cm~2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中粘土层厚度为5cm~2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5中的蓄水槽(19)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8中滴灌组件(20)所使用的沉淀管采用TPE材料20ml~100ml医用注射器筒,滴头为重力自流式滴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淤网采用不锈钢丝或钢丝制成,孔径φ4.75mm~φ20mm,安装角度为与水平倾角450~7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楚英,未经郑楚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39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