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邻近点梯度关系的SAR几何畸变定量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8051.4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6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陈小红;孙倩;李志伟;朱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7/507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邻近 梯度 关系 sar 几何 畸变 定量 模拟 方法 | ||
1.一种基于邻近点梯度关系的SAR几何畸变定量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DEM数据,计算出DEM数据的地形参数,所述地形参数包括坡度、坡向、高程;
步骤2、利用轨道数据求算出SAR影像上每个点的入射角和方位角;
步骤3、构建DEM与几何畸变的函数关系,定量模拟出透视收缩、主动叠掩区和主动阴影区;
步骤4、通过根据非主动叠掩区与主动叠掩区之间的邻近点梯度关系,确定被动叠掩区的范围大小;
步骤5、通过非主动阴影区与主动阴影区之间的邻近点梯度关系,确定被动阴影区的范围大小;
步骤6、根据叠掩、阴影与透视收缩这三种几何畸变在空间上的重叠关系,校正透视收缩与主动区域范围的大小;
其中,所述步骤2中,每个点坐标定义为(i,j),i=1,...n,j=1,...m,所述m和所述n为DEM影像尺寸大小;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邻近点梯度关系是指主动叠掩区的临界点与非主动叠掩区点的高程差与地距差的比值与主动叠掩区的临界点的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如式子:
其中
Δhij,ik=|hij-hik|
Δlij,ik=gr·|j-k|
其中,所述θij和所述hij分别是主动叠掩区的临界点的入射角和高程值;所述k为非主动叠掩区点的格网坐标;所述hik是非主动叠掩区点的高程值;所述gr为所述DEM影像距离向分辨率;Δhij,ik和Δlij,ik分别是主动叠掩区的临界点与非主动叠掩区点的高程差和地距差;
所述步骤5中的邻近梯度关系是指主动阴影区的临界点与非主动阴影区点的地距差与高程差的比值与主动阴影区点的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如式子:
其中
Δhij,ik=|hij-hik|
Δlij,ik=gr·|j-k|
其中,所述θij和所述hij分别是主动阴影区的临界点的入射角和高程值;所述k为非主动阴影区点的格网坐标;所述hik是非主动阴影区点的高程值;所述gr为DEM影像距离向分辨率;Δhij,ik和Δlij,ik分别是主动阴影区的临界点与非主动阴影区点的高程差和地距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DEM与几何畸变的函数关系具体包括:根据SAR卫星数据的成像几何,联合步骤2中求得所述每个点的入射角和方位角参数以及步骤1中求得所述每个点的坡度、坡向和高程,构建DEM与几何畸变的函数关系
坡面朝向卫星
坡面背向卫星
其中,每个点坐标定义为(i,j),i=1,...n,j=1,...m,所述m和所述n为DEM影像尺寸大小;所述χij为所述DEM数据的每个点的坡度角,所述θij为所述SAR影像的每个点的入射角。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畸变在空间上存在5种重叠情况:(1)被动叠掩区与透视收缩重叠;(2)被动叠掩区与主动阴影区重叠;(3)被动叠掩区与被动阴影区重叠;(4)被动阴影区与透视收缩重叠;(5)被动阴影区与主动叠掩区重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1)和(2)的情况,叠加部分为被动叠掩区,可通过所述步骤4的结果校正所述步骤3的透视收缩和主动阴影区范围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同时存在(2)和(3)的情况,叠加部分为被动叠掩区,未重叠的被动阴影区应为透视收缩或非几何畸变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3)的情况,叠加部分应为被动阴影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80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去除水下图像气泡噪声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图像修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