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检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4823.7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荣;李思丽;王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银凤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测物 抗体 检测区 试纸条 喷涂 底板 质控蛋白 包被膜 样品垫 质控区 制备 检测 蛋白 特异性结合 钩状效应 吸水纸 稀释比 表位 搭接 粘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检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该试纸条包括底板以及顺次搭接粘贴在所述底板上的样品垫、包被膜、吸水纸,所述样品垫上喷涂有标记的第一类待测物抗体、标记的第二类待测物抗体、标记的质控蛋白;所述包被膜包括第一类待测物检测区、第二类待测物检测区、质控区,所述第一类待测物检测区喷涂有能够特异性结合所述标记的第一类待测物抗体的蛋白,所述第二类待测物检测区喷涂有与所述标记的第二类待测物抗体处于不同表位的另一种第二类待测物抗体;所述质控区喷涂有能够结合所述质控蛋白的蛋白。该联检试纸条,实现了于同一个检测体系中,在同等的高稀释比、长反应时间的条件下,同时检测两类待测物,还有效避免钩状效应,检测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涉及能同时检测两种物质的联检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检测是目前生物学检测、临床医学检测方法中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具有高精确度、灵敏度、特异性的特点,可用于疾病诊断、生理活动研究(激素、维生素)、病理研究、微生物鉴定等多方面。在体外,抗体也能特异性地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后,可出现肉眼可见或借助仪器可检测出的反应现象。这种特性是免疫检测方法的基础。体外抗原抗体反应具有比例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即抗原抗体的比例合适,抗原抗体反应的时间合适,否则容易产生钩状效应。
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现最强的抗原-抗体反应。以夹心法为例,当反应体系中抗原浓度较低时,形成标记抗体-抗原-包被抗体的“三文治”结构的复合物,随着抗原浓度和/或反应时间的增加,这种“三文治”结构大三聚体复合物将越来越多,检测信号越来越强。但在抗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抗原浓度一旦超过一定量时,或体系反应时间过长,标记抗体-抗原、包被抗体-抗原这两种二聚体复合物将会逐渐增多,而能被检测到信号的三聚体复合物将逐渐减少,检测信号不再随着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反而逐渐降低,导致待测物的检测结果存在偏低,甚至假阴的风险。
在免疫检测中,通常会遇到如下两类待测物:
第一类待测物的检测浓度较高(一般是0.1~1000mg/L),检测范围较宽,常采用夹心法检测时,要求检测时反应时间较短(约3~5分钟),且要求样本稀释比较高(1:10以上)。一旦反应时间过长或样本稀释比较低时,就会出现明显的钩状(Hook)效应,导致检测结果严重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
第二类待测物的检测浓度较低(一般是0.001~1000ng/mL),对检测低值的灵敏度要求较高,采用夹心法检测时反应时间必须充分(10分钟以上)且样本稀释比较低,才能满足对检测灵敏度的要求。
当需要在同一反应体系(如包括相同反应载体、反应时间、稀释比、稀释液、样本等)中,同时检测第一类待测物、第二类待测物时,存在反应时间和稀释比的矛盾,以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为例进行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