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固硫灰的湿拌地面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3912.X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0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肖超;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2 | 分类号: | C04B28/22;C04B18/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郭春莉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砂浆 固硫 粉煤灰 制备 资源化途径 传统水泥 固硫灰渣 砂浆 保水剂 保水性 掺合料 缓凝剂 减水剂 重量份 钙粉 水泥 | ||
本发明属于砂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固硫灰的湿拌地面砂浆及其制备方法,该湿拌地面砂浆由以下材料组成:水泥200‑220份、粉煤灰30‑40份、固硫灰30‑40份、钙粉60‑70份、砂1200‑1400份、保水剂0.6‑1份、减水剂0.5‑1份、缓凝剂0.8‑1.4份、水250‑280份,以重量份数计。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固硫灰的湿拌地面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抗压强度,同时解决了粉煤灰等传统水泥掺合料资源短缺及固硫灰渣资源化途径有限、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砂浆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含固硫灰的湿拌地面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建筑材料质量稳定和节能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预拌砂浆(即商品砂浆)的问世解决了传统砂浆现场配制和搅拌引起的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施工效率低、污染周围环境等问题。预拌砂浆根据供应型式的不同,分为干混砂浆和湿拌砂浆两类。湿拌地面砂浆是指在建筑物的室内外地面涂抹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硬化后具有定特性的预拌砂浆,用于建筑地面和屋面找平层。该砂浆直接与地面结构粘结在一起,厚度通常为5-30cm,由胶凝材料、细骨料、砂浆外加剂及水组成,其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稠度、保水率与抗压强度。
目前,在湿拌地面砂浆的制备技术中,一般将粉煤灰等工业固废作为水泥掺合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按一定比例复配后作胶凝材料,这与全部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做胶凝材料相比而言,粉煤灰等的掺入可替代部分普通硅酸盐水泥,从而减少水泥用量,达到减少水泥工业生产耗能、污染性废气排放等的目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展,粉煤灰等传统水泥掺合料也已经面临资源短缺、供应品质严重下降等问题。因此,若能开发其它类的工业固废作水泥掺合料,并能一定程度替代或完全替代粉煤灰等传统工业固废,则不仅能缓解粉煤灰等资源短缺问题,还可增加其它类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固硫灰渣是指含硫煤与固硫剂以一定比例(Ca/S=2.0-2.5)混合后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经一定温度(850~950℃)煅烧固硫后所产生的废弃灰,以下简称“固硫灰”。固硫灰中一般含有大量的α-石英、活性硅铝矿物、赤铁矿、硬石膏及少量游离氧化钙和石灰石,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Al2O3、SiO2、Fe2O3、SO3、CaO、MgO和f-CaO。目前,我国每年排放的固硫灰渣约1亿吨,因存在资源化利用途径有限、利用率低等问题,多采用堆放或填埋的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研究表明,固硫灰渣不仅具有火山灰活性,还具有水硬性等特点,因此具备了作水泥掺合料的基本条件。
目前市场上多数湿拌地面砂浆流动性差,易开裂,强度低,收缩大,成本高,这些问题限制了预拌地面砂浆的推广和应用。因此,研制出质量好,成本低的干混地面砂浆已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粉煤灰等传统水泥掺合料资源短缺及固硫灰资源化途径有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固硫灰的湿拌地面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固硫灰的湿拌地面砂浆,由以下材料组成:水泥200-220份、粉煤灰30-40份、固硫灰30-40份、钙粉60-70份、砂1200-1400份、保水剂0.6-1份、减水剂0.5-1份、缓凝剂0.8-1.4份、水250-280份,以重量份数计。
作为优选,一种含固硫灰的湿拌地面砂浆,由以下材料组成:水泥205-215份、粉煤灰30-35份、固硫灰35-40份、钙粉60-65份、砂1250-1350份、保水剂0.7-0.9份、减水剂0.6-0.8份、缓凝剂1-1.2份、水260-270份,以重量份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39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制砂干混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