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材进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6200.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2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梦真 |
主分类号: | B23Q7/06 | 分类号: | B23Q7/06;B23G11/00;B23P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腔 工作箱 加工腔 转轴 片材进给装置 电机 第一打孔装置 动力连接 转动配合 前后壁 后壁 片材 前壁 连通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材进给装置,包括工作箱以及第一打孔装置,所述工作箱中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的第二转动腔,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是第二转动腔右侧的第三转动腔,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右侧的第四转动腔,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下侧的加工腔,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所述加工腔左侧的,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所述加工腔下侧且与所述加工腔连通的片材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后壁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前端动力连接有前端转动配合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壁的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四转轴上侧的第三转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片材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件的螺纹孔加工时,一般需要两步动作即加工预制孔以及车螺纹,传统加工中,一般为分步进行,步骤之间需要人工参与搬运或者装夹,费时费力,且装夹过程中容易造成较大误差,降低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增加生产成本,难以实现自动化,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片材进给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片材进给装置,包括工作箱以及第一打孔装置,所述工作箱中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的第二转动腔,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是第二转动腔右侧的第三转动腔,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右侧的第四转动腔,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下侧的加工腔,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所述加工腔左侧的,所述工作箱中设有位于所述加工腔下侧且与所述加工腔连通的片材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后壁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前端动力连接有前端转动配合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壁的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四转轴上侧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四转轴左侧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四转轴右侧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四转轴下侧的第十五转轴,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十五转轴下侧的第十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设有扇形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设有可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的第十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十齿轮后侧的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可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的第十四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十四齿轮前侧的第八皮带轮,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设有可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的第十一齿轮,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十一齿轮前侧的第七皮带轮,所述第十五转轴上固定设有可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的第十二齿轮,所述第十四转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十二齿轮啮合的第十三齿轮,所述第十四转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十三齿轮后侧的第六皮带轮。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三转轴左侧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四皮带轮配合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壁转动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下侧的第十二转轴,所述第十二转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八皮带轮配合的第五皮带轮,所述第十二转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五皮带轮后侧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右壁转动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第十三转轴,所述第一转动腔中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三转轴左端且与所述第八锥齿轮啮合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前后壁转动设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七皮带轮配合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后侧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右壁转动设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转动腔中且与所述第三转动腔右壁转动配合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二转动腔中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七转轴左端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左壁转动设有第九转轴,所述第九转轴右端固定设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右端面固定设有螺纹箱,所述螺纹箱右侧螺纹配合有右侧与所述第二转动腔右壁滑动配合且延伸至所述第三转动腔中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二转动腔中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二转轴右端且与所述第七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梦真,未经李梦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6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材进给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