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集装箱货场进路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4801.2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9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观;卢刚;王增力;方亚非;蔡家军;蔡云峰;石玉莹;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L27/04;B61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集装箱 货场 进路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铁路集装箱货场进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轨道动力平车接收作业任务后,通过车载进路控制装置获取自身的车载状态信息,并向进路控制中心发出作业请求及所述车载状态信息;
所述进路控制中心根据所述作业请求、所述车载状态信息、轨道动力平车在铁路线上的排列顺序及目的地终点位置确定所述轨道动力平车的运行路径以及所述运行路径依次经过的控制区域,所述进路控制中心按照所述排列顺序依次向所述轨道动力平车及所述控制区域对应的轨旁区域控制装置发送所述运行路径以及所述运行路径依次经过的控制区域的信息;
所述轨道动力平车收到所述进路控制中心的所述运行路径以及所述运行路径依次经过的控制区域的信息后,将当前作业信息及所述车载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运行路径上的第一个控制区域的轨旁区域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个控制区域的轨旁区域控制装置收到所述当前作业信息及所述车载状态信息后确认本控制区域空闲且本控制区域与所述轨道动力平车之间无其他车辆,所述第一个控制区域的轨旁区域控制装置控制分路道岔转换到进路所需的位置并向所述轨道动力平车发送联锁进路TA运行许可,且锁闭本控制区域,所述轨道动力平车收到所述联锁进路TA运行许可后开始行驶;
当所述轨道动力平车驶入前方进路锁闭的控制区域后,通过应答器(2)信息交互自动校正定位信息、确认车辆位置及控制区域编号,并立即切换控制区通信连接,将本区域通信连接切换至进路上下一个控制区域;
所述进路上下一个控制区域的轨旁区域控制装置向所述轨道动力平车发送下一个联锁进路TA运行许可,所述轨道动力平车根据更新后的所述下一个联锁进路TA运行许可后开始继续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集装箱货场进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轨道动力平车的车号、位置、速度、车组编组数量、类别及装载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集装箱货场进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作业信息包括目的地终点及作业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集装箱货场进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轨道动力平车驶离上一个控制区域后,该控制区域的所述轨旁区域控制装置自动解锁以允许其他轨道动力平车驶入该控制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集装箱货场进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旁区域控制装置不间断将所述轨旁区域控制装置所处的控制区域的车辆占用信息发送给所述进路控制中心,同时获取相邻控制区域的车辆占用信息。
6.一种铁路集装箱货场进路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轨道及至少一个轨道动力平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路控制中心、至少一个轨旁区域控制装置及设在所述轨道动力平车上的车载进路控制装置,所述轨旁区域控制装置分别设在所述轨道区域内;
所述进路控制中心用于根据作业请求、车载状态信息、轨道动力平车在铁路线上的排列顺序及目的地终点位置确定所述轨道动力平车的运行路径以及所述运行路径依次经过的控制区域,并按照所述排列顺序依次向所述轨道动力平车及所述控制区域对应的轨旁区域控制装置发送所述运行路径以及所述运行路径依次经过的控制区域的信息;
所述轨旁区域控制装置用于收到当前作业信息及所述车载状态信息后确认本控制区域空闲且本控制区域与所述轨道动力平车之间无其他车辆,并控制分路道岔转换到进路所需的位置并向所述轨道动力平车发送联锁进路TA运行许可,且锁闭本控制区域;
所述车载进路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进路控制中心的所述轨道动力平车的运行路径、所述运行路径依次经过的控制区域以及联锁进路TA运行许可来控制所述轨道动力平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集装箱货场进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答器(2),所述应答器(2)安设在两个相邻所述控制区域的分界处,所述应答器(2)用于校正所述轨道动力平车的无线定位累计误差及不同所述控制区域的通信链路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48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