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胶部位漏液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1467.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7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李;李国敏;夏海银;李露;黄小;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格林德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6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极耳胶 部位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胶部位漏液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电池进行放电处理;(2)然后使用注射器注入墨水;(3)放入烤箱中,加速墨水的渗透;(4)再对电池进行折解,观测极耳部位被染色层面,被染色的层面即为漏液的根本原因。本发明可快速准确判定极耳胶部位漏液的原因是铝塑膜与极耳胶熔胶不良、极耳胶与金属带分层、极耳胶自身分层、顶封夹入异物等的任意一种缺陷,可快准确判定为封装缺陷还是极耳来料缺陷;本发明将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胶部位漏液缺陷处进行染色处理,层次清晰,便于拍照取正及责任归属的判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胶部位漏液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重量轻形态变化多、可做成超薄型电池
等优点,因此目前电子移动产品基本上采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作为能源。铝塑膜是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封装是生产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工序之一,封装的密闭性、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电解液和水气属于液体和气体,封装密闭性不好,任何微小的缝隙均有可能通过,特别是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顶封边是将铝塑膜PP层与极耳热封在一起,而极耳由极耳胶与金属带组成,有时极耳胶又为多层结构,而经过热封后,极耳胶与铝塑膜相互熔合在一起,确保封装的密闭性。
目前,分析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部位漏液的常规方法是直接拆开封装部位,检测熔合的状态的分析判定封装密闭性不好致使极耳部位漏液原因。但极耳胶与铝塑膜有熔合粘连在一起,拆开会破坏原始的状态,难以区别缺陷属于铝塑膜与极耳胶熔胶不良、极耳胶与金属带分层、极耳胶自身分层、顶封夹入异物等的哪一种,容易造成漏液原因判定错误。另一种方法是对顶封边进行切片,然后使用电子显微镜观测,但此方法检测设备的投入较大。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胶部位漏液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胶部位漏液检测方法,是利用墨水对缺陷处进行染色处理,以此来准确判定漏液的根本原因。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胶部位漏液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电池进行放电处理,先以0.1CmA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2.5V,再以0.05CmA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1.5V;
(2)使用注射器注入钢笔使用的墨水稀释液,注射墨水稀释液量为此电池原有注液量的10%~30%;
(3)将注入墨水的电池放入烤箱中,温度设置为45℃-60℃,储存时间为2-4小时,加速有色墨水稀释液的渗透;
(4)高温储存后,对电池进行折解,观测极耳部位被染色层面,被染色的层面即为漏液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述墨水为蓝黑墨水或纯蓝墨水,稀释比例墨水与水的比例为1:5~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可快速准确判定极耳胶部位漏液的原因是铝塑膜与极耳胶熔胶不良、极耳胶与金属带分层、极耳胶自身分层、顶封夹入异物等的任意一种缺陷,可快准确判定为封装缺陷还是极耳来料缺陷;
(2)本发明将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胶部位漏液缺陷处进行染色处理,层次清晰,便于拍照取正及责任归属的判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 1为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 2 为本发明电池注入墨水的操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格林德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格林德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14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暖回路故障判断方法
- 下一篇:翻转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