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8616.2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鹤年;叶碧纯;萧培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汤在彦 |
地址: | 开曼群岛K***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 输入/输出电路 源极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 整合 耦接 数据输出接脚 输入/输出端 数据输出端 输入/输出 接脚 共用电路 | ||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所述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包括:一触控输入/输出电路,具有多个输入/输出端;一源极驱动电路,具有多个数据输出端;一共用电路,耦接所述触控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用以分别控制所述触控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多个触控输入/输出接脚,每一触控输入/输出接脚耦接所述触控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入/输出端;以及多个数据输出接脚,每一数据输出接脚耦接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数据输出端。
本案是申请号为201710096108.9的分案申请,原案申请日为2017年02月22日,发明名称为《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以及使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显示技术,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以减少触控显示面板的布局层数的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用以驱动嵌入式显示面板的单芯片控制器的集成电路外引脚接合(Outer Lead Bonding,OLB)的配置图。请参考图1,标号101是触控驱动的外引脚接合位置;标号102是显示驱动的外引脚接合位置。在现有技术中,触控的外引脚接合位置101是被配置于单芯片控制器集成电路100的两侧,另外,显示驱动的外引脚接合位置102则是配置在单芯片控制器集成电路100的中间。
然而,上述用以驱动嵌入式显示面板的单芯片控制器的集成电路的脚位配置,使得嵌入式显示面板在拉线上,需要将显示驱动的接线拉到单芯片控制器的中间,且把触控的拉线拉到单芯片控制器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如此,势必会导致导电线或者拉线的交错情况。为了符合现行的单芯片控制器的接脚,在嵌入式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的拉线和触控感测的拉线必须配置在不同金属层,而使用多层金属层作为拉线的设计,因此造成显示触控面板的制作成本增加,产量(throughput)降低以及良品率(yield)下降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用以减少触控显示面板的布局的层数,并且简化其电路布局。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用以降低制作成本、增加工艺良品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此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用以控制一触控显示装置。此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包括一触控输入/输出电路、一源极驱动电路、一共用电路、多个触控输入/输出接脚以及多个数据输出接脚。触控输入/输出电路具有多个输入输出端。源极驱动电路具有多个数据输出端。共用电路耦接触控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源极驱动电路,用以分别控制触控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源极驱动电路。每一触控输入/输出接脚耦接所述触控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入输出端。每一数据输出接脚耦接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数据输出端。其中,多个触控输入/输出接脚和多个数据输出接脚是以一对应触控显示装置上多个焊垫排列的方式设置排列,设置排列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触控输入/输出接脚间具有至少两个数据输出接脚,且多个数据输出接脚用于传递数据信号至触控显示装置的不同层走线,以控制触控显示装置。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上述共用电路配置在触控输入/输出电路与源极驱动电路之间。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上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触控输入/输出接脚沿一第一方向上位于同一水平设置。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上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触控输入/输出接脚沿一第一方向位于不同水平设置。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上述至少两个数据输出接脚沿一第一方向位于同一水平设置。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整合驱动电路,上述至少两个数据输出接脚沿一第一方向位于不同水平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敦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