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字型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8285.2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袁报;姚裕春;来巨峰;朱标;刘建明;孙震;房立凤;王润民;庄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北方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设 施工 钢筋 底板 复合排水板 字型挡土墙 壁板 挡土结构 工程投资 横向钢筋 环保要求 控制变形 有效解决 有效控制 反滤层 防护栏 施工墙 卸荷板 墙顶 凸榫 字型 碾压 变形 美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字型挡土结构包括凸榫、横向钢筋预设底板、钢筋预设立壁板、钢筋预设卸荷板、复合排水板反滤层、防护栏组成,施工通过8个步骤即可完成,有效解决了施工墙背碾压困难的问题,且有效控制了墙顶的变形,结构具有施工方便、控制变形效果好、工程投资低等优点,轻型美观并符合环保要求,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上字型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式挡土墙,适用于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区。适用6~12m高的填方边坡,可有效地防止填方边坡的滑动。由于扶壁间距离较小时,不得不采用小型设备碾压或人工夯实,填筑效率低下,填筑质量难以保证,采用大型碾压设备对挡墙结构扶壁造成损伤,施工墙背碾压困难的问题,还存在墙顶易变形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字型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施工墙背碾压困难的问题,且有效控制了墙顶的变形,结构具有施工方便、控制变形效果好、工程投资低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字型挡土墙,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凸榫、横向钢筋预设底板、钢筋预设立壁板、钢筋预设卸荷板、复合排水板反滤层、防护栏组成,横向钢筋预设底板之下设置有凸榫,横向钢筋预设底板之上垂直于钢筋预设底板设置有钢筋预设立壁板,钢筋预设立壁板中间位置横向设置的钢筋预设卸荷板,钢筋预设立壁板之上通过预留的螺栓安装设置有防护栏,钢筋预设立壁板一侧面墙体与填土层之间设置有复合排水板反滤层。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预设立壁板和复合排水板反滤层上均相对位置开设有泄水孔;泄水孔设置位于挡土墙墙顶下0.5m与卸荷板上部0.3m及卸荷板下部0.3m与地面上部0.3m,上下及左右按照2~3m交错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泄水孔为若干个。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排水板反滤层为厚0.3m砂卵石和一层0.05m复合排水网铺设组成,总厚度为0.35m。
作为优选,所述填土层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填料层A、填料层B和基坑C。
一种上字型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如下:
步骤1:分段开挖基坑C,基坑C底部预留0.2m采用人工清理,挡土墙墙底设置一层C25素混凝土找平,厚0.1m;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步骤2:立模绑扎预设钢筋,从下至上依次绑扎凸榫部分的钢筋、横向钢筋预设底板、钢筋预设立壁板、钢筋预设卸荷板,其中钢筋预设卸荷板的钢筋需向上弯,避免机械碾压干扰,钢筋预设卸荷板的钢筋需向上弯与墙背平行;
步骤3:自下往上浇筑混凝土;
步骤4:分层填筑墙后反滤层及填料层B,墙背施工反滤层自下而上填筑,填料亦是自下而上分层填筑,直至高出卸荷板底部0.1m;
步骤5:开挖卸荷板基坑,为了保证卸荷板下填土质量,超填0.1m,考虑卸荷板下垫层0.1m,需要人工挖除找平,基坑开挖深度0.2m;
步骤6:焊接预留接头钢筋立模浇注混凝土;
步骤7: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分层填筑墙后填料层A及反滤层;
步骤8:安装防护栏杆即完成施工。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浇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方可进行步骤4的施工,填土范围应在挡土墙底板以上2m,立壁背后2m范围内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北方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北方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