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碳同位素分离的膜分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7149.1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9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胜;裴根;姜东君;潘建雄;李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9/10 | 分类号: | B01D59/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同位素 多孔膜 筒型腔 卷筒 装载 不锈钢丝网 膜分离装置 分离膜 液体胶 侧壁 密封 聚醚砜树脂膜 分离介质 聚丙烯膜 卷筒外壁 轴向端部 轴向两端 组分料流 流出口 粘连 分料 供料 两组 泄流 缠绕 体内 侧面 出口 | ||
1.一种用于碳同位素分离的膜分离装置,包括筒型腔体、不锈钢丝网卷筒以及多孔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膜缠绕裹缚在所述不锈钢丝网卷筒外壁面上,且恰好完整地包裹一周,在不锈钢丝网卷筒侧面使用液体胶进行粘连和密封;所述裹缚多孔膜的卷筒装载至所述筒型腔体内,并在两端使用液体胶进行密封;装载有卷筒的筒型腔体共有三组口,其中两组在轴向两端,另一组在侧壁;侧壁的一组口是轻组分料流出口,轴向端部的两组口中的一组是供料入口、另一组是重组分料流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膜为聚醚砜树脂膜或者聚丙烯膜,其厚度为0.1±0.05mm,平均孔径在30nm~100nm之间。
3.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分离装置进行碳同位素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净化后的气态工质通入膜分离装置,调节供料入口压强以及分流比;其中,选择乙烯/一氧化碳/甲烷作为气态工质;
分别在轻、重组分料流出口使用液氮冷阱收料,并使用真空泵维持供取料系统的空气分压在2Pa以内;
待系统连续运行至碳同位素丰度分布稳定后,得到浓缩/贫化的碳同位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入口压强即膜前压强,为650~3300Pa,所述分流比为0.45~0.5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同位素丰度分布达到稳定的时间为10小时以上,此后取样并使用气体质谱仪进行组分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1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