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故障确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6764.0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涛;刘校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72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控式并联电抗器 漏电感 参数识别 故障确定 最小二乘法 离散模型 差异度 故障灵敏度 等效电路 故障绕组 控制绕组 容量调节 合闸 离散化 预励磁 递推 漏感 匝间 采集 | ||
1.一种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等效电路,确定最小二乘法形式的等效漏电感参数识别模型;
将所述等效漏感参数识别模型离散化,得到等效漏电感参数识别离散模型;
采集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各绕组的电流和电压,所述绕组包括网侧绕组、控制绕组和补偿绕组;
根据所述等效漏电感参数识别离散模型和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各绕组的电流和电压,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确定等效漏电感参数;
确定所述等效漏电感参数的三相差异度;
根据所述等效漏电感参数的三相差异度,确定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故障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等效电路,确定最小二乘法形式的等效漏电感参数识别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等效电路,确定各绕组的电压回路方程;
根据各绕组的电压回路方程,确定最小二乘法形式的等效漏电感参数识别模型:其中,代表A、B、C三相,u1,i1分别为网侧绕组电压和电流,up2、uq2分别为左右芯柱上控制绕组电压,u3、u3分别为补偿绕组电压和电流,为根据网控回路电压方程计算得到的网侧绕组的电阻,为根据网补回路电压方程计算得到的网侧绕组的电阻,Rk13为网侧绕组的电压回路中的短路电抗,Xk13为补偿绕组的电压回路中的短路电抗,id13为网侧绕组与补偿绕组的电流之和,mij为编号为i的绕组和编号为j绕组的互漏磁链的电感,绕组“1”、“2”分别为网侧绕组在左右芯柱上的分支绕组,绕组“3”、“4”分别为控制绕组在左右芯柱上的分支绕组,绕组“5”、“6”分别为补偿绕组在左右芯柱上的分支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漏电感参数识别离散模型和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各绕组的电流和电压,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确定等效漏电感参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等效漏电感参数识别离散模型和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各绕组的电流和电压,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等效漏电感参数:
其中,
n代表第n次采样,代表A、B、C三相,为网侧绕组的自感,mij为编号为i的绕组和编号为j绕组的互漏磁链的电感,绕组“1”、“2”分别为网侧绕组在左右芯柱上的分支绕组,绕组“3”、“4”分别为控制绕组在左右芯柱上的分支绕组,绕组“5”、“6”分别为补偿绕组在左右芯柱上的分支绕组,和为等效漏电感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等效漏电感参数的三相差异度,具体包括:
根据计算等效漏电感参数的三相差异度,其中,为等效漏电感参数的平均值,为等效漏电感参数的平均值,为等效漏电感参数的平均值,σ12为第一差异度,σ22为第一差异度,σ32为第三差异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控式并联电抗器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漏电感参数的三相差异度,确定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故障绕组,具体包括:
判断和是否均大于设定阈值;
如果和均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判断是否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如果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故障绕组为网侧绕组;
如果不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故障绕组为补偿绕组;
判断和是否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
如果和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判断是否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如果在和均小于所述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大于所述设定阈值,则所述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故障绕组为控制绕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67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二次系统对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居电力安全智能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