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监测电缆隧道多种气体的智能检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6647.4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钱荣;钱华;严康;陈晶晶;高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7 | 分类号: | G01N27/27;G01N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新娟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智能检测器 电连接 壳体 气体检测 温湿度传感器 监测电缆 连接组件 微控制器 密封盖 空腔 嵌设 周壁 电缆隧道监测 微控制器通信 隧道 电缆隧道 开口处 开口 检测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缆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监测电缆隧道多种气体的智能检测器。该智能检测器包括壳体、密封盖、线路板、气体检测组件、连接组件、温湿度传感器、微控制器和WIFI天线,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空腔,线路板设置于空腔内,微控制器设置于线路板并与线路板电连接,WIFI天线嵌设于所述壳体的周壁并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气体检测组件嵌设于壳体的周壁,连接组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气体检测组件、另一端电连接于线路板,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线路板并与线路板电连接,密封盖扣合于开口处,该智能检测器能够对电缆隧道内的气体进行可靠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缆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监测电缆隧道多种气体的智能检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的使用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而电缆隧道又与电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缆隧道是容纳大量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的电缆的走廊或隧道式构筑物。电缆隧道除了让隧道能更好地保护电缆,还方便了人们对电缆的检查和维修。但是,在电缆隧道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人体长期处于该环境下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为此,对电缆隧道内的气体进行监测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有的对电缆隧道进行气体检测的技术大多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电缆隧道多种气体的智能检测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电缆隧道多种气体的智能检测器,包括:壳体、密封盖、线路板、气体检测组件、连接组件、温湿度传感器、微控制器和WIFI天线;
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线路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所述WIFI天线嵌设于所述壳体的周壁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WIFI天线与所述微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气体检测组件嵌设于所述壳体的周壁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气体检测组件、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空腔通过所述气体检测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所述密封盖扣合于所述开口处。
可选地,所述气体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探头、第二检测探头和第三检测探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
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嵌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周壁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所述第二检测探头嵌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二周壁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检测探头、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所述第三检测探头嵌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二周壁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三连接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三检测探头、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探头为氧气检测探头,所述第二检测探头为硫化氢检测探头,所述第三检测探头为一氧化碳检测探头。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探头、所述第二检测探头和所述第三检测探头为电化学式探头。
可选地,所述气体检测组件还包括第四检测探头和第五检测探头,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四连接线和第五连接线;
所述第四检测探头嵌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二周壁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四连接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四检测探头、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所述第五检测探头嵌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二周壁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五连接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五检测探头、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66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