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光敏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4892.1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梁作芹;邹志扬;吕顺;王筱梅;叶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7F1/0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线 湮灭 转换 光敏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光敏剂,结构通式如式I或式II所示:其中,M为过渡金属离子;R包括4‑(2,2‑二苯乙烯基)苯基、蒽基、萘基、芘基、芴基、咔唑基和噻吩基中的任意一种;N,N二齿配体包括2,2‑联吡啶或1,10‑邻菲啰啉;X,X二齿配体包括1,10‑邻菲啰啉衍生物。本发明的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上转换光敏剂可与发光剂组成双组份TTA上转换体系,泵浦光源光强低至6mW·cm‑2,拓展了TTA上转换的应用,并且还可与生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应用于生物分子检测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弱光致光子频率上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基于邻菲啰啉金属配合物的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光敏剂及其在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以及一种双组份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体系。
背景技术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上转换是由光敏剂和发光剂组成的双组份体系,通过Dexter能量转移实现频率上转换。具体过程如下:I)光敏剂吸收激发光能量,将其储存至三线态;II)经过三线态-三线态传输过程将能量传递至发光剂的三线态;III)两个三线态激发态发光剂分子经过三线态-三线态湮灭过程,一个发光剂分子回到单线态基态,另一个获得它们的三线态能量被激发至更高的单线态激发态;IV)单线态激发态发光剂分子通过辐射跃迁回落至基态,发出延时荧光。
与传统的双光子吸收相比,TTA上转换具有泵浦能量低、激发和发射波长可调等特点,在太阳能转换利用、信息存储和生物检测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在TTA上转换体系中,光敏剂作为TTA上转换的能量吸收窗口和能量传递者,其光物理性质对TTA上转换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高效的TTA上转换光敏剂是提高能量利用率,实现其应用价值的重要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光敏剂及其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光敏剂,所述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光敏剂的结构式如式I或式II所示:
其中,M为过渡金属离子;
R包括4-(2,2-二苯乙烯基)苯基、蒽基、萘基、芘基、芴基、咔唑基和噻吩基中的任意一种;
N,N二齿配体包括2,2-联吡啶或1,10-邻菲啰啉;
X,X二齿配体包括1,10-邻菲啰啉衍生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组份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体系,包括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光敏剂与发光剂,所述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光敏剂为前述的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光敏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光敏剂于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邻菲啰啉的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上转换光敏剂,与发光剂可以组成双组份TTA上转换体系,具有优异的弱光上转换效率。通过与发光剂之间的三线态能量转移,将长波长的光转换为短波长的光,这一过程只需通过泵浦光源光强为6mW·cm-2的弱光场实现。
(2)上转换体系泵浦光源光强低至6mW·cm-2,太阳光激发下即可实现获得上转换荧光,大大拓展了TTA上转换的应用。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上转换光敏剂,可以与生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应用于TTA上转换对生物分子的检测领域,对生物分子的检测分析具有潜在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4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