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硫化钨-多壁碳纳米管三维自组装结构吸波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4451.1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谢阿明;夏一鹭;吴凡;孙梦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1/06 | 分类号: | C08L91/06;C08K9/02;C08K3/04;H05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1009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硫化钨 吸波材料 多壁碳纳米管 自组装结构 反射损失 三维 黑色海绵 频率带宽 石蜡混合 碳纳米 多壁 片层 嵌插 匹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钨‑多壁碳纳米管三维自组装结构吸波材料,吸波材料由二硫化钨和多壁碳纳米管组成,整体呈黑色海绵状,所述的二硫化钨片层嵌插在多壁碳纳米管管壁外侧。本发明的吸波材料在与石蜡混合均匀后,在占总质量10%的情况下,当匹配厚度为3.0mm时,于2‑18GHz频率范围内,反射损失低于‑10dB的频率带宽可达3.08GHz,最大值出现在8.6GHz时,此时反射损失为‑41.4d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硫化钨-多壁碳纳米管三维自组装结构吸波材料。
背景技术
当前吸波材料逐渐向(层)薄、(质)轻、(频)宽、(吸波性能)强的方面发展,碳材料以及导电高分子材料逐渐替代传统的铁氧体材料运用在吸波材料中。二硫化钨是一种二维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与导热性能、高力学性能,在复合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硫化钨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其结构为是密排六方的层状结构,且二硫化钨几乎在所有的介质中都不溶解,包括水,油,碱和几乎所有的酸。同时,二硫化钨的热稳定性很好,可以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高真空、高负荷,以及有腐蚀性介质等苛刻的工作环境。因此,改性后的二硫化钨纳米片这类新型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电磁特性和良好的耐候性,将会成为电磁吸收材料研究领域中具有应用前景的材料之一。
近年来,通过水热反应形成微观片层结构的二硫化钨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二硫化钨自身的吸波性能较差,无法获得吸收10dB以上的频率范围,因此很多研究都集中在二硫化钨上负载铁氧体以提高吸波性能,但材料质量随之大幅提高,难以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硫化钨-多壁碳纳米管三维自组装结构吸波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硫化钨-多壁碳纳米管三维自组装结构吸波材料,所述吸波材料由二硫化钨和多壁碳纳米管组成,材料整体呈黑色海绵状,所述的二硫化钨片层嵌插在多壁碳纳米管管壁外侧。
优选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纯水中,浓度为1.0mg/mL;
B、将0.5g偏钨酸铵,4g硫代乙酰胺,2.8g草酸分别加入到步骤A的溶液中搅拌均匀;
C、将步骤B中的均匀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中,200℃加热进行反应;
D、经过步骤C的反应,此时偏钨酸铵,硫代乙酰胺,草酸反应生成二硫化钨纳米片层,将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多次离心,醇洗,水洗,洗去其中杂质后进行冷冻干燥。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冷冻干燥温度-50℃--55℃,冷冻干燥时间24小时-26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吸波材料与石蜡按混合均匀后,在占总质量10%的情况下,当匹配厚度为3.0mm时,于2-18GHz频率范围内,反射损失低于-10dB的频率带宽可达3.08GHz,最大值出现在8.6GHz时,此时反射损失为-41.4dB。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吸波性能。
图2为实施例2的吸波性能。
图3为实施例3的吸波性能。
图4为对比例1的吸波性能。
图5为对比例2的吸波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4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用复合材料
- 下一篇:橡胶消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