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3090.9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9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颖;郭建兵;张道海;何敏;秦舒浩;罗阳;何玮頔;徐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K5/5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容 阻燃聚酯材料 复合反应 阻燃剂 制备 聚酯基体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阻燃性能 相容性 质量份 聚酯 阻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75~95份聚酯和5~25份复合反应增容阻燃剂,其中,复合反应增容阻燃剂与聚酯基体的相容性很好,因此,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阻燃与力学性能优异,流注性能好,阻燃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聚酯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中,如汽车、电器设备、航空航天、高层建筑、室内装潢等领域。但是,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高温下易分解、燃烧;而且,高分子材料燃烧时受热分解所放出的毒性气体、黑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更是造成巨大的威胁与伤害。因此,聚合物阻燃研究受到全球的关注。
目前,对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研究受到日益严格的环保和阻燃法规的影响,大部分已经告别了传统卤素阻燃剂,以克服卤素燃烧带来的危害。然而,随着阻燃要求的提高与进步,研究者们越来越倾向于研发一种反应型无卤阻燃剂,避免使用添加型阻燃剂带来的不足。
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乳酸(PLA)等热塑性树脂。由于聚酯具有耐热性,耐候性,吸水性小,电气特性和光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机械,汽车等领域。然而熔融状态下的聚酯基体流动性好,阻燃剂在阻燃聚酯材料的燃烧过程中有滴落。因此,研究阻燃性能优异而且抗滴落的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热稳定性以及阻燃与力学性能优异,流注性能好,阻燃性能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75~95份聚酯和5~25份复合反应增容阻燃剂。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聚酯和复合反应增容阻燃剂经熔融共混,挤出,获得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的反应增容DOPO衍生物中的马来酸酐基团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团可提高复合反应增容阻燃剂与聚酯基体间的相容性,降低阻燃剂DIDOPO的用量,增加聚酯基体的粘度,减少聚酯材料燃烧中的滴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75~95份聚酯和5~25份复合反应增容阻燃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该反应增容阻燃聚酯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75~95份聚酯和5~25份复合反应增容阻燃剂,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85~95份聚酯和10~15份复合反应增容阻燃剂,其中经过改性的复合反应增容阻燃剂与聚酯基体的相容性很好,因此,复合聚酯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阻燃与力学性能优异,流注性能,阻燃性能良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合反应增容阻燃剂包括质量比为1:1-10,优选为1:5的反应增容DOPO衍生物和阻燃剂DIDOP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3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