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控制器及其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2311.0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熀秋;郝正杰;孙玉坤;陆宝富;杨泽斌;许波;张维煜;孙晓东;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1/05 | 分类号: | H02P21/05;H02P21/22;H02P25/024;H02P27/08;H02P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轴电流 转矩脉动抑制 指令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 转矩控制器 初始指令 限幅模块 控制器 调制 轴承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电机转矩脉动 电流计算模块 输入判断模块 悬浮力控制器 电流传感器 光电编码器 悬浮稳定性 电机负载 调压控制 工作性能 合成电流 交轴电流 精确调速 超高速 运行时 增磁 | ||
1.一种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矩控制器(1)、悬浮力控制器(2)、电流传感器(16)、光电编码器(18)、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一(19)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二(30);
所述转矩控制器(1)通过转矩脉动抑制控制器(31)生成逆变器开关信号,结合电压UDC*生成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绕组的电流,实现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7)转矩进行控制;
所述悬浮力控制器(2)用于生成逆变器开关信号,生成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悬浮力绕组的电流,实现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7)悬浮力进行控制;
所述电流传感器(16)用于采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7)转矩绕组的电流与悬浮力绕组的电流,并将转矩绕组的电流经过反馈到转矩控制器(1)中形成电流闭环,将悬浮力绕组的电流反馈到悬浮力控制器(2)中形成电流闭环;
所述光电编码器(18)连接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7),用于采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7)的实际转速n,并将实际转速n作为转矩控制器(1)的输入;
所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一(19)和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二(30)连接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7),用于采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7)转子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实际径向位移值x、y,将实际径向位移值x、y作为悬浮力控制器(2)的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控制器(1)由3个PI调节器、1个PARK变换模块、1个PARK逆变换模块、1个CLARK变换模块、1个空间脉宽调制模块SVPWM、1个电压源逆变器和转矩脉动抑制控制器(31)组成;将实际转速n与转速指令值n*作差,得到差值,将该差值经过PI调节器调制后生成定子合成电流指令值is*,将定子合成电流指令值is*输入转矩脉动抑制控制器(31),经过转矩脉动抑制控制器(31)得到交轴电流指令值iMq*、直轴电流指令值iMd*和电压UDC*;交轴电流指令值iMq*、直轴电流指令值iMd*分别与实际交轴电流iMq、实际直轴电流iMd作差,所述实际交轴电流iMq、实际直轴电流iMd是转矩绕组的电流经过CLARK变换模块和PARK变换模块处理得到的;将所得到电流的差值依次经过PI控制器、PARK逆变换模块和空间脉宽调制模块SVPWM后生成逆变器开关信号SBa、SBb、SBc,将逆变器开关信号SBa、SBb、SBc与电压UDC*输入到电压源逆变器,实现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17)转矩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脉动抑制控制器(31)包括1个判断模块、2个限幅模块、1个电流计算模块和1个PID调节器,所述电流计算模块对定子合成电流指令值is*处理后,得到直轴电流初始指令值iMdc*、交轴电流指令值iMq*,所述直轴电流初始指令值iMdc*经过限幅模得到直轴电流指令值iMd*;同时实际转速n与转速指令值n*的差值经过PID调节器,调制后得到初始比例值kc,经过限幅模块得到比例值k,将母线电压UDC、比例值k输入判断模块(8)得到电压UD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23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