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蓄池及其雨水调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8532.0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纪曲波;李福勇;张林;刘仍兵;尹博;李岩;冯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E03F5/22;F04B49/06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蓄池 水泵 雨水 集水池 剪力墙 截污池 筏板 污层 一端连接 防水保护层 顶端设置 混凝土层 雨水篦子 延伸 侧墙 底端 污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蓄池及其雨水调蓄系统,包括雨水截污池、集水池、调蓄池和混凝土层,所述雨水截污池的顶端设置有截污层,所述截污层的底部设置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截污池的底部设置有沉污井,所述雨水截污层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水泵一,所述水泵一的一端连接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远离所述水泵一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池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集水池的内部,所述集水池的内部底端一侧设置有水泵二,所述水泵二的一端连接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远离所述水泵二的一端与所述调蓄池连接并延伸至所述调蓄池内部,所述调蓄池包括剪力墙和筏板,所述筏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剪力墙,所述剪力墙互相远离的一侧边均设置有侧墙,所述筏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水保护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调蓄池及其雨水调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雨水径流量增大,调蓄池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既能规避雨水洪峰,降低下游雨水干管的管径,提高区域的排水标准和防洪能力,减少内涝灾害,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又能避免初期雨水对承受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但现有的调蓄池在进行雨水调蓄时所达到的效果不佳,不能很好的实现其功能性。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调蓄池及其雨水调蓄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调蓄池及其雨水调蓄系统,包括雨水截污池、集水池、调蓄池和混凝土层,所述雨水截污池的顶端设置有截污层,所述截污池的底部设置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截污池的底部设置有沉污井,所述雨水截污层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水泵一,所述水泵一的一端连接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远离所述水泵一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池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集水池的内部,所述集水池的内部底端一侧设置有水泵二,所述水泵二的一端连接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远离所述水泵二的一端与所述调蓄池连接并延伸至所述调蓄池内部,所述调蓄池包括剪力墙和筏板,所述筏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剪力墙,所述剪力墙互相远离的一侧边均设置有侧墙,所述筏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水保护层,所述防水保护层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垫层,所述筏板的顶部设置有水泵三,所述水泵三的顶部设置有管道三,所述管道三远离所述水泵三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调蓄池的外部,所述水泵三的一侧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剪力墙靠近所述水泵三的一侧边分别设置有水位监测器一和水位监测器二,且所述水位监测器二位于所述水位监测器一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调蓄池的底端位于所述混凝土层内部,所述调蓄池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层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调蓄池的顶部设置有顶罩。
进一步的,所述水位监测器一为日常标准水位监测器,所述水位监测器二为最大储量水位监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截污池与所述集水池均位于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沉污井位于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沉污井与所述雨水截污池之间设置有过滤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雨水截污池对雨水进行截污处理,然后通过所述水泵一将截污处理后的水经由所述管道一输送至所述集水池内部,截污产生的污泥则沉淀于所述沉污井内,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所述水泵二,通过所述水泵二将水经由所述管道二输送至所述调蓄池内部,由于所述调蓄池内部设置有所述控制器、所述水位监测器一所述与水位监测器二,通过所述水位监测器一与所述水位监测器二对水位进行监测,然后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三经由所述管道三对所述调蓄池内部的水进行输送排出,总体而言,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调蓄池在进行雨水调蓄时所达到的效果不佳的问题,更好的实现并提高了调蓄池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8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套管的城市海绵体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