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i8 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6132.6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0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军华;李雁强;赵三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D17/00 | 分类号: | C01D17/00;C30B7/04;C30B29/46;G02F1/35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方金芝;黄秀婷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i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Li8NaRb3(SO4)6·2H2O化合物、非线性光学晶体、Li8NaRb3(SO4)6·2H2O晶体的制备方法和Li8NaRb3(SO4)6·2H2O晶体用于制作非线性光学器件的用途。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污染少、所用原料毒性低、生长周期短等优点;所获得的晶体具有较短的紫外吸收截止边、较大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机械性能好等优点;该晶体可用于制作非线性光学器件;本发明非线性光学晶体制作的非线性光学器件可用于若干军事和民用高科技领域中,例如激光致盲武器、光盘记录、激光投影电视、光计算和光纤通讯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i8NaRb3(SO4)6·2H2O化合物、Li8NaRb3(SO4)6·2H2O非线性光学晶体、Li8NaRb3(SO4)6·2H2O晶体的制备方法和Li8NaRb3(SO4)6·2H2O晶体用于制作非线性光学器件的用途。
技术背景
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是指这样一种效应:当一束具有某种偏振方向的激光按一定方向通过一块非线性光学晶体时,该光束的频率将发生变化。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晶体称为非线性光学晶体。利用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可以制成二次谐波发生器和上、下频率转换器以及光参量振荡器等非线性光学器件。利用非线性光学晶体进行频率变换的全固态激光器是未来激光器的一个发展方向,而其关键在于获得优秀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目前,应用于紫外和深紫外波段的非线性光学晶体都是硼酸盐,主要有β -BaB2O4(BBO)、LiB3O5(LBO)、RbLiB6O10(CLBO)和K2Be2BO3F2(KBBF)等,但它们都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例如,LBO和CBO的双折射率都比较小,不能实现 1064nm波长激光的四倍频输出;BBO的双折射率偏大,用于1064nm波长激光的四倍频输出时存在光折变效应,限制了其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而CLBO极易潮解,难以实现商业化应用;KBBF则由于其严重的层状生长习性导致其难以获得c向厚度大的晶体。因此,探索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仍然是迫切而必要的。
近年来,磷酸盐深紫外NLO晶体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继有一系列新型磷酸盐深紫外NLO晶体被报道,例如Ba3P3O10Cl、Ba3P3O10Br、Rb2Ba(PO3)5、Ba5P6O10、CsLi2PO4等。硫酸根和磷酸根同属四面体构型,理论上硫酸根具有比磷酸根更大的微观二阶非线性极化率,利于产生大的宏观NLO效应,并且具有和磷酸根相当的带隙,利于晶体在深紫外光谱区透过。例如,Li2SO4·H2O晶体的倍频效应与标准KDP相当,其透过范围达到了200nm以下的深紫外区。因此,硫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确具有很大的潜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氯化钾的吸附纯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循环式过滤、洗涤、干燥系统及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