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流化床电极脱除含氯硫酸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5674.1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2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涛;朱庆山;范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19/20 | 分类号: | C22B19/20;C25C1/16;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张红生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流化床 电极 脱除 硫酸 溶液 氯离子 方法 | ||
1.一种采用流化床电极脱除含氯硫酸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流化床电极脱氯工序(1)、深度脱氯工序(2)、一级吸收工序(3)、二级吸收工序(4)和脱酸干燥工序(5)五个工序,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1)含氯硫酸溶液送流化床电极脱氯工序,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实现电化学氧化,得到含酸氢气、富氯气体和脱氯硫酸溶液;
2)含酸氢气送脱酸干燥工序处理,得到氢气产品;
3)富氯气体送一级吸收工序,经过吸收剂吸收大部分氯气,得到漂白粉产品,剩余的部分含氯气体送二级吸收工序处理;
4)脱氯硫酸溶液送深度脱氯工序,在添加剂和空气的作用下,实现深度脱氯,得到合格硫酸溶液,产生的微氯气体送二级吸收工序;
5)含氯气体和微氯气体在二级吸收工序中,经过吸收剂吸收,得到漂白液产品,剩余的无害尾气排空;
所述流化床电极脱氯工序(1)中阳极采用颗粒电极,直径20μm~3.0cm,阳极电流密度5A/m2~500A/m2,阳极材质为铅或铅合金,或钛基表面包覆铅、铅合金、二氧化铅、氧化铱、氧化钌、二氧化锰、二氧化钛、亚氧化钛中一种或几种的复合颗粒;
所述流化床电极脱氯工序(1)中阴极为板状、棒状或栅栏状,材质为铂、铂合金、钯、钯合金、镍、镍基合金、不锈钢、二硒化钴、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几种,或钛基表面包覆铂、铂合金、钯、钯合金、镍、镍合金、不锈钢、二硒化钴、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材料,阴极电流密度50A/m2~10000A/m2;
所述含氯硫酸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3g/L~10g/L,硫酸的浓度0.5M~5.0M;
所述深度脱氯工序(2)中,添加剂为次氯酸,用量为残氯量的1.0~1.1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流化床电极脱除含氯硫酸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化床电极脱氯工序(1)采用流化床电极反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流化床电极脱除含氯硫酸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化床电极脱氯工序(1)中,操作线速度为0.001m/s~10m/s,床层膨胀率为1.1~3.8,温度为2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流化床电极脱除含氯硫酸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一级吸收工序(3)中,吸收剂为石灰乳溶液,石灰乳质量分数为4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流化床电极脱除含氯硫酸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二级吸收工序(4)中,吸收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4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流化床电极脱除含氯硫酸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脱酸干燥工序(5)中脱酸干燥剂为氧化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56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