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杀捕鼠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2902.X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伟;高春红;席慕晴;周东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23/08 | 分类号: | A01M23/08;A01M23/38;A01M23/00;A01M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何悦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鼠箱 捕鼠装置 料仓 灭鼠 捕鼠器 爬梯 前端入口 前端设置 通道水平 向上倾斜 支架支撑 自动连续 最顶端 仓门 前部 推门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杀捕鼠器,包括捕鼠装置、储鼠装置和支架,所述捕鼠装置通过支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捕鼠装置包括前部的爬梯和中部的通道和后部的捕鼠箱,所述爬梯连接地面与通道前端入口,通道后端与捕鼠箱相连,所述通道水平布置,并在所述通道的前端设置有可单向朝内开启的推门,所述捕鼠箱向上倾斜布置,在捕鼠箱的最顶端处安装有诱料仓,在诱料仓上设置有仓门,在捕鼠箱内部靠近诱料仓处设有灭鼠机构。本发明使用方便,功能可靠,可自动连续灭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鼠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诱杀捕鼠器。
背景技术
针对鼠患目前主要有两种防治办法,一种为定点投放灭鼠诱剂,老鼠食用鼠药后中毒死亡。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存在人畜误食中毒的风险,并且生性机敏的老鼠具有拒食的习性,老鼠对人为摆放的食物有极其戒备,一段时间后鼠药的成功率会大幅降低。另一种办法是采用机械的捕鼠装置,如鼠笼等,通过引诱老鼠进入将其困在其中。但是目前的鼠笼设备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需要人工开启笼门,捕鼠后需要采用水淹等二次手段灭鼠,较近距离接触活鼠,存在被鼠咬伤等危害,在使用上带来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诱杀捕鼠器,使用方便,功能可靠,可自动连续灭鼠。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诱杀捕鼠器,包括捕鼠装置、储鼠装置和支架,所述捕鼠装置通过支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捕鼠装置包括前部的爬梯和中部的通道和后部的捕鼠箱,所述爬梯连接地面与通道前端入口,通道后端与捕鼠箱相连,所述通道水平布置,并在所述通道的前端设置有可单向朝内开启的推门,所述捕鼠箱向上倾斜布置,在捕鼠箱的最顶端处安装有诱料仓,在诱料仓上设置有仓门,在捕鼠箱内部靠近诱料仓处设有灭鼠机构,所述捕鼠箱的低端底部与设在捕鼠箱下方的储鼠装置连通,被所述灭鼠机构击杀的老鼠沿捕鼠箱滑落进入到所述储鼠装置内。
本诱杀捕鼠器的原理是,老鼠被诱料仓内预先投放的食物吸引,从爬梯上到通道入口处,推开推门进入通道内,该推门只能朝内打开,老鼠进入后不能逃出。然后老鼠继续向前进入捕鼠箱内,灭鼠机构感知老鼠进入后将其击杀,死亡的老鼠依靠自重滑入到储鼠装置内。可见,本装置可连续不断的持续捕鼠,不需要人工重启复位,并且老鼠已经被灭杀,不需要再进行水淹等繁琐、肮脏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捕鼠装置的通道和捕鼠箱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通道和捕鼠箱箱体可降低老鼠的戒备心,提高捕鼠效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储鼠装置上部与捕鼠装置的连通口处设有可转动的翘板,在自然状态下该翘板的后端翘起,被击杀的老鼠可由翘板下方滑入储鼠装置内。老鼠进入通道时,推动翘板,老鼠从翘板上方越过储鼠装置的开口进入到捕鼠箱内,可防止活鼠误入储鼠装置内,也起到第二道防鼠向后逃出的作用,通过翘板两端重量的设计,翘板还能够很好保证被击杀的老鼠滑入储鼠装置内。
进一步的,所述储鼠装置可拆装的设在捕鼠装置下方。在实际使用中,该储鼠装置即可采用金属或塑料的箱/桶,甚至可直接采用一次性塑料袋挂装在捕鼠装置下方作为储鼠装置,清理时直接将塑料袋连通其内的老鼠一起扔弃或掩埋,特别方便于害怕老鼠的女士使用。
其中,所述灭鼠机构可采用气压灭鼠方式,其包括高压气源、红外传感器和喷气嘴,在捕鼠箱内靠近诱料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喷气嘴,所述喷气嘴经控制阀与高压气源连接,红外传感器设置捕鼠箱内,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老鼠进入捕鼠箱内时,将信号传递至单片机,单片机使控制阀开启,高压气源内的高压气体经喷气嘴射向捕鼠箱内老鼠,通过两个喷气嘴瞬间喷出的高压气体射向老鼠的头部和腹部,将其击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2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