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主动降噪优化车内声品质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8492.1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6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裴旭;黄鼎友;曾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主动 优化 车内声 品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主动降噪优化车内声品质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信号获取单元、信号处理装置、声音播放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去噪单元、存储单元、预处理单元、控制单元;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分别连接去噪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去噪单元连接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分别连接预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声音播放装置。利用主动噪声控制选择性消声的特性,选取响度为控制目标,替换了参考信号,利用小波理论优化FELMS算法,不仅使控制噪声的频带尽量窄,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运算量,提高收敛速度,而且大幅度的降低了响度,从而达到声品质优化车内声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振动与噪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主动降噪优化车内声品质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声压级(A、B、C计权)作为评价噪声的主要客观参数并不能准确反映人对噪声的主观感受,因此考虑人耳的听觉特性,结合人类心理学,研究人员提出了声品质的概念。
声品质是对声音性质的描述,反映的是人们对声音事件的主观感受。指人耳的听觉感知过程,然后人再根据自己的感知做出主观判断。该领域的科研人员也相继提出了影响声品质的客观参量,比如:响度、尖锐度、粗糙度、抖动度、音调度等。
主动噪声控制(ANC),是在指定区域内人为地、有目的地产生一个次级声信号去控制初级声信号的方法。根据两个声波相消干涉条件,如果利用人为附加的次级声源产生与初级声源声波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声波,则两声波将在空间发生相干性叠加,形成消声“静区”,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主动降噪方法使噪声控制更有针对性。
传统的主动噪声控制(ANC)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噪声的声压级,但是声压级的降低并不一定能改善人的主观感受。因此,利用现有的技术来对声品质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主动降噪优化车内声品质的装置及方法,目的在于利用主动噪声控制选择性消声的特性,选取响度为控制目标,替换了参考信号,利用小波理论优化FELMS算法,不仅使控制噪声的频带尽量窄,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运算量,提高收敛速度,而且大幅度的降低了响度,从而达到声品质优化车内声品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利用主动降噪优化车内声品质的装置,包括信号获取单元、信号处理装置、声音播放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去噪单元、存储单元、预处理单元、控制单元;所述信号获取单元分别连接去噪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去噪单元连接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分别连接预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声音播放装置。
进一步,所述信号获取单元为若干个声音传感器,设置在驾驶员座椅靠近人耳处,用于获取驾驶员人耳处的噪声信号x(k)和实现优化区域的误差信号e(k);
进一步,所述声音播放装置为车载扬声器,用于将信号处理装置中生成单元的数字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在车厢内播放次级噪声信号,以抵消驾驶员人耳处噪声;
一种利用主动降噪优化车内声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信号获取单元获取原始噪声信号x(k)和误差信号e(k),将原始噪声信号x(k)传输到去噪单元,将误差信号e(k)传输到控制单元;
步骤2,去噪单元对信号x(k)进行小波分解和重构,提取去噪后的有效信号x′(k);并将有效信号x′(k)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作为预处理单元和基于滤波误差最小均方算法FELMS的控制单元的输入;
步骤3,预处理单元对有效信号x′(k)进行处理,通过计算确定噪声信号中需要控制的频带,进而得到FELMS算法中误差滤波器H(Z)的截止频率,以及增益幅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8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