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气栅格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7206.X | 申请日: | 201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健;赵旺;巨浩天;张维鹏;刘立超;陈宇航;王英铸;毛翼轩;李涛;陈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气 栅格 海上 溢油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栅格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属于海上溢油回收装置领域;将本发明放置在海面上,气泵、水泵及油泵安置在船舶上,打开抽水泵和气泵,清油装置盒体内压强下降,水通过油水圆管进入盒体内同时高压气体经过高压管道从喷嘴出来,将从乳化剂盒中出来的乳化剂雾化带入圆管栅格中,由于圆管上端开有密密麻麻的出气孔,气体从气孔中溢出,带着密度小的溢油向上浮,同时,乳化剂使溢油变成游离态,更易让气泡带着上浮至水面上,漏斗型油罩接触接触油面形成密闭空间,接着抽油泵把上浮的油抽走实现回收。本发明利用气泡使得油水分层的物理方法使油水分离回收,具有绿色环保、方便易操作、回收效率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海上溢油清理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空气栅格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和石油需求的不均衡性,促进了海上石油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溢油事故的几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发生多起万吨以上的油轮溢油事故,总溢油量近500万吨。我国虽尚未发生万吨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但各种溢油事故频发,许多事故溢油量也已超过500t。溢油事故对海洋造成的污染是严重且持久的,由于溢油在水中或浮于水之上,会隔绝空气使得水中的鱼类及其它水域生物窒息而死亡,使得水中的植物就会因缺氧而发生腐败,使得整个海洋生态得到破坏。世界上现有回收海上溢油的方法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方法和机械装置回收溢油的方法,但一般很难去除海水表面的油膜和海水中的溶解油。铺放吸油材料是一种简单、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溢油清理方法。在溢油发生后,快速铺放吸油材料可减少油污渗入盐沼地和红树林的底土,将溢油转换为固态废物,然后进行进一步的集中处理。常用的吸油材料包括天然有机吸油材料、无机矿物材料和合成有机材料三大类。天然有机吸油材料和无机矿物吸油材料的来源较广;合成有机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油能力,是目前最常用的溢油吸油材料,但该类材料不易被生物降解。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各种助燃剂使溢油燃烧或者利用化学药剂改变溢油的物理性质,使之易降解或回收的方法,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就是利用生物降解来修复受溢油污染的海岸,因其可就地处理,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溢油清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生物修复较适合于低浓度的溢油污染;当溢油浓度较高时,需采用其他常规措施将游离的、高浓度溢油清除后才能采用。生物处理法是利用某些天然存在于海洋或土壤中的微生物有较强的氧化分解石油的能力来进行溢油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物理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但是人们还无法实际应用该项技术。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机械装置进行溢油的回收,这样既回收溢油,又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也不危害海洋环境。本专利开发了基于油水密度不同的物理性质,利用微小气泡带着密度小的溢油上浮,实现油水分离。其优点是绿色环保,简单易操作,回收效率高。
在选择清理方法时,需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优先选择能去除大量油污却不会造成严重损害的技术,此外还应考虑其他许多实际因素,最重要的是进入油污地点的难易程度。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机械装置进行溢油的回收,这样既回收溢油,又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也不危害海洋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溢油清理回收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7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