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质间隔件条带、其卷绕体、其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17097.1 | 申请日: | 2016-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大关朋彰;千原正照;屋铺大三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2/1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齐秀凤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件 条带 电解液 多孔质 锂离子电池 梯形形状 弯曲形状 右侧端部 左侧端部 保液性 卷绕体 吸液性 制造 | ||
间隔件条带(12a’、12b’)具有形成为梯形形状的右侧端部(12c’)和形成为弯曲形状的左侧端部(12d’),因此能够实现同时满足良好的电解液的注入特性(吸液性)和良好的电解液的保持特性(保液性)的多孔质间隔件条带。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80001607.9、申请日为2016年04月15日、发明名称为“多孔质间隔件条带、其卷绕体、其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离子电池等电池的被分割的多孔质间隔件条带、将多孔质间隔件条带卷绕在卷芯而成的多孔质间隔件卷绕体、多孔质间隔件条带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将多孔质间隔件条带切割为给定的长度而成的多孔质间隔件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间隔件的原料能够沿着该原料的长边方向进行分割(切断),从而得到在与上述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给定的分割宽度的多个间隔件条带。
该每个间隔件条带卷绕于卷芯而做成为间隔件卷绕体,并供给到电池的制造工序,在电池的制造工序中,在与上述分割宽度正交的方向上被切断为给定的长度而用作间隔件。
因此,上述间隔件条带中的被分割的侧面直接成为电池用间隔件的侧面,所以其形状很重要。
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下内容,即,在包括基材层和无机层的间隔件中,为了抑制在间隔件弯曲的情况下无机层从基材层剥离,将间隔件的侧面形成为锥形。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使用剪切方式裁剪感光材料,使其侧面为直角。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199020号”公报(2012年10月18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66796号”公报(2005年03月17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来说,在卷绕型电池中,间隔件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与正极和负极一同在MD(machine direction:间隔件条带的长边方向)上进行卷绕,并将卷绕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间隔件插入到圆筒状的容器,然后从相当于上述间隔件条带中的被分割的侧面的、电池用间隔件的侧面方向注入电解液。
即,在电池用间隔件的彼此对置的两个侧面中,从一侧的侧面进行电解液的注入,另一侧的侧面与上述圆筒状的容器的底面相接。因此,可考虑在电池用间隔件中,将进行电解液的注入的侧面做成为电解液的注入特性(吸液性)良好的侧面形状,并将与上述圆筒状的容器的底面相接的侧面做成为电解液的保持特性(保液性)良好的侧面形状,从而实现同时满足良好的电解液的注入特性(吸液性)和良好的电解液的保持特性(保液性)的电池用间隔件。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只是记载了为了抑制无机层从基材层剥离而将间隔件的两侧面形成为锥形的内容,完全没有着眼于改善电解液的注入特性(吸液性)或电解液的保持特性(保液性)。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只是记载了使用剪切方式对感光材料进行裁剪而使其两侧面为直角的内容,完全没有着眼于改善电解液的注入特性(吸液性)或电解液的保持特性(保液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满足良好的电解液的注入特性(吸液性)和良好的电解液的保持特性(保液性)的多孔质间隔件条带和多孔质间隔件条带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7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