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池减震与安全防护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3340.2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8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靳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智远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池 减震 安全 防护 装置 | ||
一种基于电池减震与安全防护的装置,通过多重的消能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汽车收到撞击时对电池的挤压造成的危害,同时在正常行驶时可以有效的对电池进行减震;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框架,框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设有电池箱,支撑板开设有凹槽,电池箱的左右两侧设有L形挡板,L形挡板可沿凹槽左右滑动,L形挡板的竖板端与电池箱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支撑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滑槽,滑槽上端面左右均布设有定位孔,电池箱的下端面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下端设有顶杆,顶杆下端设有斜面,L形挡板置于凹槽内的端头设有坡口,两个L形挡板向内滑动可带动顶杆向上移动,顶杆向上移动使固定柱向上脱离定位孔;本发明结构巧妙,构思新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池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电池减震与安全防护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出台的形势下,电动汽车势必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问题,特别是高压电部件如动力电池组、PCU(电机控制器)、DCDC(直流转换器)以及高压电线部分在碰撞中的电安全性风险,一直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
电动汽车相比于传统汽车在碰撞中的特殊性体现高能量、大质量的动力电池在碰撞中受到挤压损伤时可能会引起起火、爆炸;在电动汽车的电池安装中,电池一般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电池箱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采用一定的减震手段对电池箱进行防护,由于汽车在发生碰撞时,由于电池箱的安装条件限制,电池箱距离车身侧面的距离较小,在侧面受到撞击时,车身框架产生变形后,很容易造成对内部电池箱级高压电部件的挤压,以至发生内部短路甚至起火爆炸的危险。因此,电动汽车的碰撞电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在的电池箱的避免撞击的方法,通常是增加电池箱外壳自身的强度,但是材料的强度本身使用上限的,而且强度越高,成本也就越昂贵,此外电池箱由于在使用时都是固定在底盘上,这就导致在车身受到撞击产生变形后,很大可能上会造成电池箱的变形,进而发生危险。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有效的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实现减震效果,提高电池箱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受到撞击时可以有效的对撞击力进行能量的转化,避免电池箱受到挤压产生变形的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池减震与安全防护的装置,通过多重的消能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汽车收到撞击时对电池的挤压造成的危害,同时在正常行驶时可以有效的对电池进行减震,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开口向上的U字形框架,框架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以及底板上方左右两侧竖向放置的立板,底板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一个电池箱,支撑板的左右端面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凹槽,电池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置于框架内的L形挡板,L形挡板的横板端置于凹槽内,L形挡板的竖板端置于电池箱的外部,L形挡板可沿凹槽左右滑动,每个L形挡板的竖板端与其对应侧的电池箱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
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滑槽与凹槽连通且前后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每个滑槽上端面左右方向均布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滑槽的宽度,电池箱的下端面设有多个可插入定位孔的固定柱,固定柱的直径大于滑槽的宽度,固定柱置于定位孔内实现对电池箱的固定,固定柱的下端设有顶杆,固定柱置于定位孔内时顶杆的下端穿过滑槽置于凹槽内部,顶杆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斜面,L形挡板置于凹槽内的端头上部设有坡口,左右两个L形挡板向内滑动时均可通过坡口与斜面的配合时顶杆向上移动,顶杆向上移动可使固定柱向上脱离定位孔,固定柱脱离定位孔会解除对电池箱的固定。
本发明结构巧妙,构思新颖,通过多重的消能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汽车收到撞击时对电池的挤压造成的危害,同时在正常行驶时可以有效的对电池进行减震,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智远,未经邵智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3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路灯用聚合物锂电池支架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