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固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3229.3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6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范周峰;杨生梧;丘杨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4 | 分类号: | B05D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固化设备 固化 加热 信号输入单元 方形阵列 固化产品 柜体内部 加热空间 控制系统 异步并行 硬件单元 传统的 固化炉 库存量 柜体 加温 排布 整机 能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固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一种低温固化设备,其包括有柜体、信号输入单元、控制系统以及硬件单元,柜体内部形成有多个独立的且呈方形阵列排布的加热格,加热格内可分别置于待固化产品。本发明的低温固化设备的控制方法,采用每个加热格分别独立固化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固化炉,空间少、加温速度快、加热空间减少,设备的能耗也大大降低,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整机的成本,并且采用异步并行固化方法,可实现同一台设备、同一个时间,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分开固化,可大大缩短固化时间,减少过程库存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固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生产周期也越来越短,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己成为汽车电子产品的一种重要方式;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主要采用单件流的生产模式,单件流生产模式需要具备生产周期短、在制品库存低、生产空间占用少等基本生产要求,但部分汽车电子产品需要采用胶水进行防护或固定,这将涉及到胶水固化的要求(胶水固化温度一般小于80℃),传统的胶水固化方式是在一个独立的区域把整批产品放入固化炉或固化房进行固化,导致了在制品库存的增加,由于胶水是不可逆的维修,若在后续检测工位发现问题,必然造成了产品批量的报废;另一方面固化炉或固化房占用空间大,加热功率高需要压缩机平衡温度,导致能耗高;需要在独立区域生产,造成单件流生产的局部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固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固化设备,其包括有柜体(90),所述柜体(90)内部形成有多个独立的且呈方形阵列排布的加热格(91),还包括信号输入单元(10)、控制系统(20)以及硬件单元(30)。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硬件单元(30)包括:翅型加热盘(301)、高温风扇(302)、压紧机构(303)、锁紧机构(304)、冷风开关(305)、冷风机构(306)、信号灯(307)、发热管(308)和过热保护开关(309);所述翅型加热盘(301)将所述发热管(308)的热量传递到加热盘的翅型上,低温空气沿着翅形散热片带走发热管(308)所产生的高温热能量、以使空气温度升高;所述高温风扇(302)的耐热温度大于固化温度以提供空气的循环动力;所述压紧机构(303)和锁紧机构(304)用于对固化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定位;所述冷风开关(305)可在固化完成后自动打开阀门、以使外部空气进入加热格(91)内部产生流通;所述冷风机构(306)将加热格(91)内的热量抽出并排出外部;所述过热保护开关(309)用于在当固化温度超过设定最高温度时自动切断电源以停止整个固化过程。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输入单元(10)包括:热探测电偶(101)、过热保护机械开关(102)、触控屏(103)和操作按钮(104),所述热探测电偶(101)用于检测热量变化、并为所述控制系统(20)提供输入信号的热探测电偶(101);所述过热保护机械开关(102)设置在靠近所述发热管(308)的位置处,其自带温度传感器(309),当检测温度超标时,可自动切断电源;所述触控屏(103)用于提供模拟化输入信号;所述操作按钮(104)用于提供外部操作输入信号。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20)包括数据采集单元(201)、控制系统主机(202)、控制程序(203)和执行系统(204);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1)包括温度信号采集单元、开关信号采集单元、显示屏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外部信号并转换成控制系统可识别的信号;所述控制系统主机(202)用于控制程序的处理和信号的输出控制,对整个运行系统进行控制;所述执行系统(204)用于对对所述控制系统主机(202)发出的程序指令转换成硬件可执行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3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