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式点源污染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8630.0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牟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景青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2;C02F3/10;C02F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136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填料层 点源污染 加槽 微生物 净化装置 浮动式 两层 河道 微生物菌剂 污水排放口 初期雨水 间隔设置 污水进口 直接排放 中间区域 固定的 填料球 带孔 浮箱 内置 气层 提水 接通 水面 投放 污水 净化 排放 污染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式点源污染净化装置,包括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上使其浮在水面上的浮箱,在框架上间隔设置有两层种植提水植物的环形填料层,其中,位于内侧的环形填料层的中间区域组成与其接通的污水进口槽,所述两层环形填料层之间形成有微生物投加槽,在微生物投加槽内投放有内置微生物菌剂的带孔填料球,所述的微生物投加槽的下方还布置有曝气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很方便的对固定的点源污染进行净化,避免了污水排放口排放的污水或初期雨水等直接排放至河道中对河道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浮动式点源污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河道水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全国出现了很多黑臭河道,导致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是岸上截污管网不完善,存在生活污水偷排和雨污混接现象,但是有些地区排污口截污纳管计划相对跟黑臭河道整治计划滞后,很多排污口暂时无法解决,因此,进行黑臭河道整治,考虑排污口的临时净化成为目前黑臭河道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河道排污口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花坛式净化槽、排污口净化槽、原位净化廊道,其中花坛式净化槽在河道中砌筑集水池,将排放的生活污水用水泵抽上岸上处理,投资成本高,需要占用河道沿岸空间,有些河道沿岸已有既有建筑,无空间可用,因此采用此方法施工难度大;排污口净化槽在河道内排污口砌筑人工湿地处理槽,占地面积大,需要定期排泥,管理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浮动式点源污染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浮动式点源污染净化装置,包括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上使其浮在水面上的浮箱,在框架上间隔设置有两层种植提水植物的环形填料层,其中,位于内侧的环形填料层的中间区域组成与其接通的污水进口槽,所述两层环形填料层之间形成有微生物投加槽,在微生物投加槽内投放有内置微生物菌剂的带孔填料球,所述的微生物投加槽的下方还布置有曝气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曝气层内布置有复数个连接外部进行组件并朝上曝气的曝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投加槽与曝气层之间采用网孔状拦截网分隔。
进一步的,所述的带孔填料球包括带有中空的填料腔的球壳,该球壳表面密布有接通填料腔与外界的通孔,在填料腔内安放有可分散于水中的微生物菌剂块状体。
更进一步的,带孔填料球以及安置在带孔填料球内的微生物菌剂块状体满足:当微生物菌剂块状体充分分散于水体后,带孔填料球自然上浮;当微生物菌剂块状体未充分分散于水体时,带孔填料球自然下沉。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侧环形填料层的底端呈坡面状,并使得两层环形填料层围成的微生物投加槽的竖向截面呈倒漏斗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填料层中装有孔隙率为30%-50%的火山石填料。
进一步的,环形填料层中的填料采用可拆卸安装在框架上的带孔填料箱装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了浮动式的污染净化装置对污水排放口等点源式污染进行有效净化,有效防止了未达标的污水排放入河道中造成污染。
(2)微生物投加槽与曝气层之间采用网孔状拦截网隔开,网孔的直径当然小于带孔填料球的直径,这样,既不会因为带孔填料球的投放而对曝气管造成损坏,同时,也不影响曝气管对其上方水体的曝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景青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景青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8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